第383章 抡语出世——针对儒家




                把册封王玄策的圣旨当场宣读,交给他之后,李承乾开始说下一件事。



    百官心中明白,这又是一个被提拔的年轻人。



    只不过这个王玄策,因为去了一趟天竺,似乎有不少的收获,当时就直接提升为五品,现在这件事是有言在先,谁也无话可说。



    “都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近日以来,朕听闻民间有许多人都骂,说是仿照官服造的那些衣服,什么有失体统,什么有辱斯文。



    总而言之,就是骂得好像大家都没穿衣服上街,就这群辱骂的人自己穿了衣服。



    这件事情,可能在御史台看来都是小事,都没有一个御史跟朕说过一句……”



    御史台的人,一个个脸色都变了。



    这个事情他们当然知道,不管是自己爱听八卦,还是为了在朝堂上站着,他们都要多多打听各种风声。



    他们不可能一年到时候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报。



    可这件事情,在他们看来只是小事,完全无关紧要,对什么都没有影响,所以就没有报过。



    他们再无聊,也不能拿些民间八卦传到朝堂上来。



    比如说,东家媳妇去西家偷汉子这种事,只要不是什么典型案例,或者不是刑部的判案有问题,他们是肯定不会拿来说的。



    现在的御史们,还没有那么无耻。



    在李承乾的手下当官,根本不敢随便攻讦别人。



    李承乾上位以来,对民间下的功夫很大,朝堂上一直变革。



    搞得很多时候,他们根本就不敢乱说话。



    现在李承乾提起这个事,难道又想以这个为切入点,开始动他们了?



    其他百官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都竖起了耳朵。



    谁知道,李承乾话音一转,却说:“朕还发现一点,不管在酒楼或者其他地方,高谈阔论这一个点的,都是一些郁郁不得志的寒门书生。



    他们似乎认为自己满腹经纶,但又得不到重用,所以只能在民间夸夸其谈,发挥自己的才华。



    朕就很好奇,这种人如果朕抓一个来朝堂上做官,他们是不是宁愿砍头都不穿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