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孔家聚众,皇城门前抗议(第2页)

 有人接受度良好,把到手的抡语,看作是一本神书,恨不得不睡觉,努力的理解其意。

 整个大唐,因为这一本抡语,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

 一切有点知识的人,开始互相对喷。

 一旦对喷不过,那就上演全武行,可谓是群魔乱舞。

 在这种气氛下,全天下的孔家人,开始朝着长安聚集。

 他们是来请命的,请李承乾把这部妖邪之书销毁。

 他们要裹挟大势,让李承乾收回成命。

 在九月初的时候,他们终于聚集到了长安城,聚集到了皇城的门口。

 到了这里,他们倒是没有再做过分的事,而是席地而坐,企图让李承乾主动见他们。

 同时,他们在这里,也是想让百姓看着他们,不让他们被李承乾‘迫害’。

 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允许,再进一步的话,完全可以给他们制一个谋大逆之罪。

 大唐对于谋反类,一共三个罪名。

 一,谋反: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若词理不能动众,威力不足率人者,亦斩!

 (即虽未实际聚众,但有谋反意图者仍处死刑)。

 二,谋大逆:诸谋大逆者,绞。

 若谋大逆者,虽不行,亦斩。(有预谋即处死刑)。

 三:谋叛:诸谋叛者,绞。

 若“谋叛者,虽不行,亦斩。(有预谋即处死刑)

 谋反是图谋反对皇帝、推翻君主政权。

 谋大逆是图谋毁坏宗庙、陵寝及宫阙。

 谋叛是叛国投敌,均属于典型的聚众危害皇权行为。

 现在的孔家,还嚣张不到那种程度。

 第一天,李承乾没有搭理他们。

 他们在皇城的宫门外聚众,没有拿武器,也没有犯事,更加没有阻挡谁通行,在于唐代的律法来说,他们无罪。

 只不过,一般的百姓也没有他们这胆子,如此接近皇城的城门。

 第一天,就吸引了一部分百姓围观。

 到了第二天,吸引的百姓更多了。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虽然有些百姓觉得无趣,还不如好好的生活,可相对来说,聚集的百姓也更多了,差不多聚集了五万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