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房玄龄想通了(第3页)




    可四个儿子在他眼里都是蠢货,属于进入官场自身难保的。



    原本还是在左右为难,进不进都是死。



    现在他想明白了,干脆就不进了。



    反正按照李承乾的意思,世袭国公已经没了。



    那他的四个儿子想要平安落地,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支持李承乾的政策。



    让白皮书上的政策实行下去,如此一来的话,就算他未来走了,就算四个儿子都不争气,他们起码还能以平民的身份,好好的活下去,等待家族再出英才。



    如果实在没有那个机缘,起码血脉传承下去了。



    只要好好的支持,李承乾肯定也不会铁石心肠,在他死后起码会看着点。



    况且,按照白皮书上的制度,就算他死了之后,某些人想要动他的后代,也是千难万难的。



    之前的他,是站在家族荣耀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当前利益的角度去考虑,所以走进了死胡同。



    现在的他,是站在家族后代平安落地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家族的传承角度去考虑,一切都不一样了。



    魏征的府上,他和房玄龄,在某种意义上极端相似。



    也同样是一个妻子裴氏,同样是四个儿子。



    但在历史上,他的儿子比房玄龄的儿子有出息,也更有本事。



    有些时候,甚至会把他的妻子跟房玄龄的妻子混搭起来,比如有人说是他的妻子吃醋。



    魏征看得比房玄龄要慢一些,房玄龄都去睡觉了,他才刚刚放下手上的白皮书。



    但他看完之后,却是什么都没有说,老眼中却燃起熊熊的火焰。



    他跟房玄龄不一样,从某种角度来说,房玄龄很圆滑,魏征属于一根筋。



    黄玄龄长袖善舞,魏征只是正好遇到了李世民,才会相得益彰。



    否则的话,他大概率就是被随时砍头的那种命。



    就像他在李建成手下的时候,也是多次顶撞李建成,直言要砍了李世民,一点都不圆滑。



    在魏征的眼里,只要能够名留青史,死就死。



    房玄龄算计的是生前利益,魏征算计的是身后名。



    两者既相似,又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