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朕,难道不是你的君父吗?(第2页)




    哦,官上规皇帝,下监黎民?



    难道不应该是,民监官,官监帝,帝狩民,如此循环的?



    反倒是官监两头,自身逍遥自在?”



    这一番话,直接从根子上破了魏征之言。



    你说没有儿子给父亲定规矩的道理,那你作为一个官员,为何敢给君父定规矩?



    你说没有民监督官员的道理,那为何作为官员你要监督皇帝?



    你作为官员,站在中间想要两头通吃?



    上想要架空皇帝,下想要压制黎民?



    史官坐在角落,兴奋的记录着。



    这种事情,是最被史官喜爱的。



    魏征感觉自己被敲了一棒子,他怎么又没想到这种角度呢?



    终究,他太一根筋。



    要说魏征有才,那是确实有的。



    但要说他有多大才,还真不一定。



    只能说,魏征碰到了合适的人就是大才,没碰到合适的人,甚至可以称之为庸才。



    比如说,他碰到李建成那种刚愎自用的人,他据理力争,最后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于是他成了大才。



    如果事实证明他是错的,那他就是个庸才。



    事实上,历史上的李建成很看不上魏征,魏征差点就被嘎了。



    接着又碰到李世民,李世民这人好大喜功喜欢飘,所以魏征只要和他反着来,基本都不会出错。



    偏偏李世民有自己的顾忌,于是魏征成了大才。



    换句话说,魏征的才能是需要人衬托的。



    当他落到李承乾手里,除了一根筋,他就啥都剩不下了。



    房玄龄就不一样,他的思维很发散,鬼主意很多。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主子,他都能够用自己发散性的思维,从某个角度更好的维护主子,弥补一切计划的漏洞。



    他这种才是真正的万用大才,一点都不偏科。



    魏征深吸一口气,继续义正言辞道:“第二,分如此多的部门,难道不会导致冗官现象吗?



    原本一官之言可决的事情,现在要分三到五个,甚至要层层分级,如此是否拖慢效率?”



    魏征对前一个问题避而不答,李承乾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