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挖沙囤水,治沙也治水
“臣等遵旨!”
“臣等遵旨!”
“……”
百官纷纷应和,因为吃饱穿暖这个话题,不是一个部门的事。
“嗯,义务教育是一个长远话题,也是一个长远执行目标。
直到未来有一天,全大唐境内,凡大唐子民,必须做到人人识字,甚至人人接受过义务教育。
接下来,再说三个长远计划!
这三个长远计划,定为基本国策,跟义务教育一样,同属于永远要执行下去的计划,无始无终。”
百官感觉心惊肉跳,这又是长远计划,看来真是想把他们累死才罢休。
“第一个长远计划,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一提出来,百官哑然,这算什么?
虽然柴米油盐中的柴的确很贵,如果单纯说木炭的话,有很多百姓都用不起,宁愿用煤炭。
可问题是,总觉得这个东西太虚了。
“是不是觉得,把植树造林作为长远计划,好像没有什么意义?”李承乾问。
“……”
百官不敢言语,但的确是那么想的。
“诸位可曾想过,长安城外除了人种植的作物,为何一片暴露的黄土?
诸位可曾想过,为何黄河几乎年年泛滥,无非就是大和小?
这可都是和植树造林相关的!
整个黄河流域来说,大多数地方都是黄土地。
黄土地的特性,就是粘稠度不足,非常容易水土流失。
凡是下一场雨,浑浊的黄色泥水,可谓到处流淌。
若是在黄河两岸,有足够的树木去稳固土层,黄河的河床何至于年年抬高,为何需要年年加高堤岸?
可曾想过,黄河有一天,对于某些区域来说,会变成天空之河。
到时候,一旦堤岸出问题,死伤的何止百万百姓?
万一有一天,黄河因为这种情况,不可阻挡的进行改道,又会死伤多少百姓?”
百官闻言,脸色顿时凝重起来,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黄河治理,在那几处低洼地带,年年都在进行。
可是,一旦气候出现问题,还是会出现黄河泛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