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十条政策,接收吐蕃(第2页)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不用拍马屁,虽然说这方面不用改太多,但有些东西必须要改。



    他们必须去掉吐蕃的国号,朕为他们命名为藏区。



    所谓藏,指的就是吐蕃现有主体民族,也可以说是松赞干布直接掌控的那几个民族。



    其他的民族,他们愿意用哪个大唐的字,作为自己民族的代号,可以由他们自己商议决定。



    总而言之,吐蕃的国号必须要去掉,这是底线。



    当然,他们可以书写自己的历史,可以把吐蕃的历史记载在历史书上,可以把一切的据实书写。



    在以后普及的义务教育之中,他们的孩子也可以学习自己祖先的历史。



    之所以要改换,仅仅是因为吐蕃是国号。



    既然国已不存,那国号自然必须要去。



    藏这个字,本身也是他们的国号的实际意思。



    吐蕃对应藏语,本义为藏地或藏人,只不过我等翻译的时候,因语音差异译为吐蕃。



    西这个字,则是指他们对于大唐来说的方位。



    而他们的主体民族,则更名为藏族。”



    百官心中叹服,没想到李承乾,连这个都一清二楚。



    “礼部修国书一封,核心就三点。



    一,吐蕃更名为藏区,吐蕃主体民族更名为藏族,并解释其原因。



    二,其所有军队全部撤销,军队中的将军,若是自己有意,可来大唐重新武举,前提是必须会大唐的语言。



    三,吐蕃的官员体系必须打散,就刚刚朕说的那种情况。



    四,实行六年义务教育。



    五,实行大唐律,对于民族问题,若和大唐律有冲突,可协商解决。



    但,一切以折磨人为前提的习俗,宗法,必须废除,不得有误。



    六,尊松赞干部为藏区领袖,一切待遇等同亲王,但不封其子女。



    若其子女想要做官,同样要经过考核。



    七,藏区百姓与大唐百姓,享受同等权利义务,可以相互通婚,相互往来,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



    八,宣扬华夏遗民论,彼此同祖同宗,此非入侵或者战败,而是友好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