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李象听颂(第2页)




    想要发表意见,必须是参政。



    当然,如果皇帝临时提问,那就可以发言,否则就相当于一个隐形人。



    李承乾跟李象说得很清楚,他只需要站在这里听,然后把自己的见闻和想法,写成奏疏递交给李承乾,接受李承乾的指点或者批评。



    百官站定之后,再次等待李承乾的到来。



    首先到来的是一个太监,手里持着鞭子,这叫做静鞭。



    他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定之后,朝着面前的空气挥舞了三次鞭子,鞭子噼啪作响。



    随着鞭子的响声,所有人都必须静止不动。



    而在这之前,百官可以最后整理一下衣着之类的。



    随后,李承乾穿着新朝服,从上方侧门走出,身后跟着代替武媚娘的女殿廷通奏。



    女通奏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与此同时,李承乾也坐下了。



    “陛下至!”



    女通奏喊了一声。



    “陛下万年!”



    百官双臂交叉,笏板在左臂弯中夹着,齐齐弯腰鞠躬。



    “平身!”李承乾淡淡道。



    “谢陛下!”



    百官直起身,规矩完毕。



    都说唐宋的百官是坐着的,这么说其实不正确。



    只能说在唐宋以前,百官都是站着的。



    需要坐的时候,那是另外的时刻。



    比方说,皇帝召集众臣私下里开小会,会赐予椅子或者支踵坐着开。



    再或者,某些时刻有那个必要,皇帝会预先知会。



    正常情况下,都只有皇帝是坐着的。



    如果朝会开得久,百官得站好几个钟头,也是一份体力活。



    不是没有人在朝堂上晕倒过,这也是一种检验。



    如果时常在朝会上晕倒,那可不好意思,皇帝是会劝退的。



    也就是让这个官员,告老还乡去,这算是一种体面的退休。



    所谓站稳脚跟,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萝卜一个坑,某些皇帝巴不得自己看不惯的官员,在朝堂上站不住,好提拔自己人。



    “今天就不用汇报日常事务了,朕相信房爱卿等人,已经处置妥当。



    今天第一件事——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