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第2页)

 当初张咏被柳溍打压得差点被贬到南京种菜,就是借着宁夏平叛之功,回来不仅打倒柳溍,自己还成为头号权宦,执掌兵权乃至司礼监,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种泼天富贵,他们这些同样是宦官的,谁不想自己也能拥有呢? 

 张忠心里更多的是忐忑。 

 当初皇上派他去招抚刘七,他不仅没做到,还直接把人给逼得造反了。 

 皇上把他闲置,没想到皇后娘娘又重用他。 

 无论如何,他都想好好表现一番,不辜负皇后娘娘的期望。 

 对于背井离乡、杀敌有功的宣府和辽东官军,朝廷又每人给了一两五钱的银子作为赏银,士官赏银更是达到十两。 

 这可比京城戍守官军的赏银还要高。 

 边军的士气更加高涨。 

 没多久,朝廷又拨付太仓银二十万两,于南北直隶、山东、河南为饷军及赏功之用。 

 ……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六刘七、赵鐩这些流寇,情况不容乐观。 

 在年初时,因为赵鐩的官匪勾结,流寇们如入无人之境,劫县衙大户做得风生水起。 

 最初跟着他们逃亡的人都因此发了大财,把金银财宝送回霸州老家。 

 财帛动人心,又没有性命危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人数最多时,甚至达到近万人。 

 可是,自从边军加入剿匪行列,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今天折损几百,明天折损上千。 

 这些人才知道,和朝廷的正规军相比,他们的战斗力其实非常低下。 

 他们也曾想过依靠哪座城池作为据点。 

 只是县城的城墙和防御设施不够坚固,够坚固的府城,他们却一个都打不下来。 

 天气越来越冷,他们不得不继续四处流窜,被撵如同犬与鸡。 

 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刘六刘七这边,灵魂人物实际上是刘七。 

 只是自从当初京郊一战后,得知招安无望,刘七就有点破罐子破摔。 

 对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一有空就喝得酩酊大醉。 

 对于招安新兵,壮大势力,都没什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