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东晋"气氛组组长"谢石:淝水之战背后的佛系指挥官(第2页)
于是,当秦军的侦察兵前来窥探时,他们看到了一幅令人瞠目结舌的景象:晋军的士兵们一边挖坑种树,一边悠然自得地吟唱着“杨柳青青江水平”;而炊事兵们则在炒菜的时候,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这场景,简直让人忍俊不禁!
然而,最让人惊叹的还在后头呢!在一棵歪脖子柳树上,竟然刻着“此处有埋伏”五个大字!这可把秦军的将领们吓得够呛,他们集体患上了“刻字ptsd”,一看到路牌上有字,就吓得赶紧绕道走,生怕又中了晋军的埋伏。
谢石的“种树令”不仅让晋军士兵们在种树的过程中充满了乐趣,还成功地给秦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一招心理战,真是高啊!
决战前夜的"战地诗会"被《世说新语》评为"史上最离谱动员会"。谢石亲自扮演dj,用古琴弹奏改编版《十面埋伏》,将士们跟着节奏拍盾牌打call。他朗诵新作《月下观阵》时,特意安排亲兵在帐外撒桂花,美其名曰"4d沉浸式体验"。第二天士兵们红着眼眶上阵——不是感动,是被桂花粉呛的,但这份"痛并快乐着"的体验意外激发了超强战斗力。
"蜜饯攻势"这一骚操作简直让苻坚开始怀疑人生了!谢石竟然派人给苻坚送去了一盒来自建康的蜜饯,这可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啊!
当苻坚满心狐疑地打开盒子时,却发现盒底藏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江南水土养人,将军何不早归?”苻坚看着这张小纸条,不禁陷入了沉思。这到底是一种新型的诅咒呢,还是谢石在暗示什么呢?
就在苻坚还在苦苦思索的时候,晋军已经悄悄地划着蒙冲舰向秦军发起了冲锋。而此时,最惨的要数那位秦军的传令兵了。他手举着蜜饯盒,一路狂奔着想要去给苻坚示警,却被其他同僚们误以为是来发零食的,于是引发了一场哄抢和踩踏事件。
可怜的传令兵被挤在人群中,根本无法脱身,而那盒蜜饯也在混乱中被抢得七零八落。这场闹剧最终以传令兵的受伤和蜜饯的散落而告终。
不过,这盒蜜饯并没有被人们遗忘。后来,在敦煌壁画《淝水之战》中,它竟然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 C 位出道了!画师还非常贴心地在盒子上标注了“此物有毒”,仿佛在提醒人们这段有趣的历史故事。
三、战场之外的"茶圣将军"
淝水大捷后,谢石突然从朝堂消失。据《建康野史》记载,有人在会稽山脚看见他开了间"谢记茶寮",用战功换来的金印当茶壶垫。茶寮规矩奇葩:能对上"茶令"者免单。某日桓冲之子来踢馆,谢石出上联"淝水八百舰",对方秒回"建康三万兵",只见谢石笑着摇头:"错啦,下联是'茶寮一闲人'"。
这位"茶圣将军"在茶艺界贡献堪比陆羽。他发明了"战地茶道":用盾牌当茶盘,箭矢作茶针,头盔煮茶时还能当扩音器喊"第二泡更香"。其着作《石公茶录》记载了如何在沙漠找水泡茶、怎样用马蹄铁焙茶等绝技,可惜原本失传——据说被陆羽借去"参考"后再没归还,成为茶文化史最大悬案。
谢石退休后的生活简直就是一场行为艺术的盛宴。有一天,皇帝的特使竟然亲自找上门来,还带着一份封侯的诏书。然而,当特使走进谢石的家门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这位昔日的战神正蹲在灶台前,顶着一头乱糟糟的爆炸头,全神贯注地研究着一种名为“松针熏茶法”的奇特技艺。他的脸上沾满了烟灰,双手也被熏得黑乎乎的,但他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些,只顾着摆弄那些松针和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