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东晋“耿直老干部”王述:从“痴儿”到权臣的逆袭人生(第2页)
3. 升官界的“泥石流”
升任会稽内史时,朝廷使者捧着任命书刚念完,王述就伸手接印:“谢主隆恩!”吓得礼部尚书提醒:“大人,按流程您得三辞三让啊!”王述白眼翻到后脑勺:“能者多劳装什么矜持?你们天天搞这些虚礼,北伐的粮草倒是筹备得快些啊!”后来升尚书令(相当于国务院总理),更上演名场面——某次宴会,新晋官员们正商业互吹,王述突然拍案:“诸君与其在此吟诗作对,不如想想怎么给前线将士多送两车粮!”满座朱门贵胄瞬间变成被老师点名的学渣。
三、与桓温的巅峰对决:老狐狸的“太极神功”
1. 迁都洛阳的“影帝之争”
永和十二年(356年),权臣桓温提议迁都洛阳,满朝文武秒变鹌鹑。王述却慢悠悠掏出瓜子(误):“桓大将军这是要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啊。”转头给皇帝支招:“咱们就陪他演戏!”朝廷当即下诏:“准奏!请大将军即刻筹备迁都事宜。”桓温瞬间傻眼——他本意是借迁都试探朝廷底线,没想到反被将计就计。最后只好硬着头皮找台阶:“突然发现洛阳城墙需要维修,迁都之事容后再议。”王述在府中笑出鹅叫:“跟我玩套路?老夫可是看着三国志长大的!”
2. 古董搬运工的“社死现场”
兴宁元年(363年),桓温又想搞事情,提议把洛阳的大钟运回建康。王述连夜写小作文:“昔汉高祖入咸阳,萧何独取典籍;今大将军欲取编钟,莫非想开乐器行?”更绝的是补刀:“若真欲彰显正统,何不先迁皇陵?毕竟死人比编钟重要。”气得桓温在军帐里暴走:“这老东西怎么比诸葛亮还难缠!”
3. 联姻翻车事件
某日桓温突发奇想:“我要和王家结亲!”派媒人带着十车聘礼堵门。王述正在教儿子王坦之练字,闻言直接把儿子从膝头推下去:“我太原王氏诗礼传家,岂能与兵痞结亲?”转头对媒人假笑:“小女昨夜突发恶疾,怕是不宜婚配。”等媒人走远,立即揪着儿子耳朵:“快去把去年定的谢家婚事提前!”后来桓温得知真相,气得在长江边舞剑三小时:“王蓝田!我与你势不两立!”(但三年后北伐还得找王家要粮草)
四、暴躁老哥的B面人生:鸡蛋引发的血案
1. 厨房里的“狂暴战士”
某日早餐,王述与鸡蛋展开世纪大战。筷子戳不破蛋白,他怒摔鸡蛋:“尔等宵小也敢欺我!”见鸡蛋滚到案几下,竟匍匐追击,踩得木屐嘎吱响。侍从憋笑解说:“主公此刻像极了被抢食的狸奴。”最终他抓起蛋壳塞进嘴里,含糊怒吼:“看你还往哪跑!”此事被记入《世说新语·念狷篇》,成为史上首个因鸡蛋社死的名士。
2. 面壁大师的“精神胜利法”
某次宴会上,名士谢奕喝嗨了,揪着王述衣领骂街:“老匹夫!当年抢我田产的事忘了?”王述淡定起身,面朝墙壁开启“入定模式”。谢奕骂累离场后,他掸掸灰尘坐回原位:“刚才是谁在说话?”后来谢安问其秘诀,王述神秘一笑:“我当他是檐下麻雀聒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