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东晋职场“苟王”周谟:躺赢人生与历史辩证法(第2页)
四、周谟的日常:摸鱼达人的时间管理术
你以为周谟只会躺平?错!他的“摸鱼”是门技术活。
早晨打卡:养生局开团
天刚亮,其他官员在朝堂互撕,周谟在自家后院打五禽戏。面对同僚嘲讽,他振振有词:“华佗大师说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后汉书》实锤华佗创五禽戏)
午间茶歇:情报交易所
趁着各部门午休,他拎着食盒四处串门。给王导送蜜饯,跟庾亮分糕点,顺带听遍朝野八卦。史书记载他“性宽和,善交游”,翻译过来就是“吃瓜小能手”。
下班之后:家族kpi管理
晚上回家立刻切换“严父模式”,给儿子们开补习班:“记住!你大伯二伯的坟头草就是反面教材!”这种“职场摸鱼+鸡娃狂魔”的双面人生,连现代中年人都得直呼内行。
五、历史评价:当“平庸”成为乱世生存密码
后世对周谟的评价总带着微妙的味道:
《晋书》官方认证:“谥曰贞”——这就像现代公司给老员工的评语“勤勤恳恳”;
苏轼神吐槽:“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翻译成白话就是“摸鱼保平安”;
职场学究总结:在门阀政治的狼人杀局里,他既不做预言家也不当狼人,专心当平民活到最后。
对比两位兄长的“作死”操作更显荒诞:
周顗醉酒怼皇帝名场面:“您也配叫尧舜?顶多是个乡村版!”差点被当场拖出去斩首;周嵩死亡预言:“大哥迟早翻车,二哥我药丸”,结果双双应验;周谟生存法则:开会永远坐后排,敬酒永远喝半杯,堪称古代版《办公室生存手册》。
这种反差让人想起现代职场金句:“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但在刀口上只有乌龟能活。”
六、周谟的朋友圈:顶级门阀的塑料兄弟情
翻开周谟的微信通讯录,堪称东晋权贵通讯录:
王导(琅琊王氏族长)
聊天记录——王导:“今晚喝酒?”周谟:“家母忌日,告辞!”(实际在书房写《摸鱼心得》)
评价:表面敬而远之,实则规避站队风险。
庾亮(颍川庾氏话事人)
名场面:庾亮北伐前激情演讲:“诸君,随我收复中原!”周谟默默举手:“那个……粮草还没到。”结果北伐惨败,他成功避免背锅。
郗鉴(流民帅转型大佬)
合作项目:苏峻之乱时,周谟把后勤管理甩给郗鉴,自己负责给前线送温暖鸡汤。史书夸他“协和内外”,其实就是“活你干,功我分”。
七、历史照进现实:佛系哲学的三重境界
周谟的人生启示录,放在今天依旧充满辩证智慧。
第一重:装傻充愣术
当王导带着歌舞团开年会时,他拍案而起:“成何体统!”转身就走。看似刚正不阿,实则是看准王导不敢得罪清流集团的心理。这招现代职场版叫“用政治正确掩护摸鱼”。
第二重:风险对冲法
面对庾亮北伐的疯狂计划,他表面支持实则摸鱼,等郗鉴等人冲锋陷阵后,再慢悠悠补刀:“早说打不过嘛!”成功规避背锅风险。这操作堪比基金定投——涨了有分红,跌了不担责。
第三重:家族捆绑制
靠着母亲联姻带来的李氏外戚Buff,他在门阀斗争中始终有安全绳。现代人称之为“朋友圈人脉管理”,古代人叫做“姻亲政治学”。
八、同时代对照组:那些年翻车的职场狂人们
案例1:周顗——怼人一时爽,全家火葬场
经典语录:“陛下您这皇位,怕不是充话费送的?”(原话“陛下何故谋反?”)
结局:被王敦砍头前还在喝酒,头悬城门时,王导见之痛哭:“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贡献千古成语“我不杀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