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东晋名将刘牢之:从北府战神到“三姓家奴”的魔幻人生

《七律?咏东晋“紫面战神”刘牢之》

 洛涧风高战鼓沉,紫髯飞电裂层云。

 五千甲破胡尘泣,百尺楼倾霸业焚。

 邺北霜寒催铁马,江东月冷坠金鳞。

 青编三叛空遗戟,谁记将军虎帐纹?

 一、北府兵里的“紫面妖姬”:从职场萌新到战神出道

 公元377年的京口(今江苏镇江),东晋的谢玄正为组建新军“北府兵”忙得焦头烂额。这位名门公子哥儿大概没想到,自己随手招来的新兵里藏着一个“行走的表情包”——刘牢之。这位面色紫赤、双目如炬的彭城汉子,活脱脱像是被老天爷用颜料泼过脸的“人形茄子”,史书记载他“须目惊人”,连敌军见了都要先揉揉眼睛确认自己没看错。不过颜值虽“惊悚”,业务能力却过硬。刘牢之凭借一身武艺和足智多谋,迅速从基层参军晋升为北府兵先锋,从此开启了他“战神”与“职场跳槽达人”的双面人生。

 他的成名战是淝水之战中的“洛涧大捷”。前秦大将梁成带着两万精兵驻扎洛涧,而刘牢之只率五千人马,上演了一出“五千打两万”的古代版“五杀”操作。他趁夜色渡河突袭,斩杀梁成兄弟,缴获军械无数,吓得前秦军连夜喊出“晋军开挂”的口号。此战后,刘牢之喜提“龙骧将军”头衔,还成了东晋朋友圈的刷屏人物。谢玄感慨:“这届新兵里,就属小刘最会整活!”

 刘牢之的军事天赋堪称“祖传技能包”。曾祖父刘羲是晋武帝时期的“神射手”,父亲刘建更是东晋征虏将军,家族基因里刻着“武德充沛”。这位“紫面战神”少年时就能徒手撂倒野猪,成年后更练就了“五丈涧极限逃生术”——在慕容垂的追杀下,他纵马飞跃五丈宽的山涧,比现代跑酷选手还潇洒。不过他的职场情商似乎全点在了战场,政治智商常年欠费,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

 二、职场跳槽指南:三次反叛与“三姓家奴”的诞生

 刘牢之的职业生涯堪称东晋版《权力的游戏》,只不过他总在关键时刻选择“跳槽”,活脱脱古代版“反骨仔养成记”。

 第一次跳槽:

 公元398年,老板王恭起兵讨伐权臣司马道子,刘牢之作为北府兵二把手本应忠心耿耿。但司马道子的儿子司马元显偷偷给他发了条私信:“跳槽来我这,给你升职加薪!”刘牢之秒回:“成交!”结果王恭被反杀,刘牢之顺利接盘北府兵,还兼职晋陵太守,成了“新晋霸道总裁”。不过这位新老板显然没学过,对刘牢之“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连年终奖都不舍得发个铜钱。

 第二次跳槽:

 402年,东晋朝廷派他讨伐桓玄,这位“荆州一哥”却发来橄榄枝:“小刘啊,跟着司马家混没前途,不如跟我干!”刘牢之再次心动,心想“打工人的终极理想就是当老板的老板”,于是临阵倒戈,把司马元显送上了断头台。然而桓玄上位后,反手就给他安排了一个“会稽太守”的虚职,北府兵权被剥夺。刘牢之仰天长叹:“说好的升职呢?这波血亏!”

 第三次跳槽未遂:

 打算联合旧部对抗桓玄时,部下集体吐槽:“您老一年换三个老板,比换袜子还勤快,谁敢跟?” 连儿子刘敬宣都“失联”了(其实是去搬家迟到了),刘牢之以为儿子遇害,心灰意冷之下自挂东南枝,成了史上最憋屈的“跳槽失败案例”。桓玄更狠,连尸体都不放过,开棺斩首暴尸街头,仿佛在说:“跳槽达人,死后也给你个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