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东晋奸臣王国宝:政坛的"权谋戏精"
《七绝?咏东晋权臣王国宝》
唾面冠裳烹鼎香,盗铃鼙鼓震华堂。
胭脂烙尽乌衣血,犹向东山笑谢王。
一、开篇:当"官二代"遇上"演技派"
公元382年的建康城,秦淮河畔的乌衣巷飘着细雨。一顶青绸轿子晃晃悠悠停在谢府门前,轿帘掀开,钻出个满脸油光的青年——这便是日后搅动东晋政坛的王国宝。此时他正捏着岳父谢安刚退回来的拜帖,气得直跺脚:"我堂堂太原王氏嫡子,竟连个五品官都混不上?"
管家躲在门后直摇头:"老爷说了,三小姐嫁妆里那套白玉棋盘,姑爷要是再偷去抵赌债,就让您睡马厩。"(《世说新语》载谢安"见国宝辄不悦")
二、豪门出身:顶级配置的"坑爹选手"
要说王国宝的出身,那可是妥妥的"东晋顶配"。家族vip: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并称"王与马共天下"中的"王",他叔祖父王述更是留下"唾面自干"的成语(被骂时淡定擦脸说"唾沫自干")。学霸老爹:父亲王坦之临终前把毒药交给桓温的骚操作,堪称古代版"用生命举报"(《晋书》载"以药授温,温惭而止")。文艺母亲:母亲范氏家族承包了半个儒学圈,连《后汉书》作者范晔都得喊他舅姥爷。
可惜这位少爷偏要走"非主流路线":十二岁砸了学堂夫子砚台,十五岁在曲水流觞宴上调戏庾家小姐,二十岁竟把祖传《王羲之书帖》当赌注输给了青楼老鸨。谢安看着女婿的"光辉履历",连夜给女儿写信:"要不咱和离吧?爹再给你找个老实人。"(《晋书·谢安传》)
三、谢府赘婿生存指南
当王国宝被迫搬进谢府西厢房时,他可能没想到自己正在上演"东晋版《赘婿》"。让我们翻开《王氏赘婿求生手册》:
day 1:试图用王家祖传养生秘方讨好岳父,却被谢安当场揭穿:"《王氏药典》里写的是'晨饮露水',不是让你偷喝我的陈年花雕!"
day 30:偷穿谢玄铠甲扮将军,被巡逻士兵当奸细追了三条街,最后躲进茅厕才逃过一劫。
day 100:在谢道韫的诗会上把"未若柳絮因风起"听成"未若驴肉夹炊饼",气得才女摔了焦尾琴。
这段"赘婿体验"最终以谢安送他八个字告终:"卿才胜履,德不配位。"(你本事比鞋底还薄,德行跟官帽不搭)气得王国宝在日记本上狂书:"三十年河东!莫欺少年穷!"
四、攀附权贵:从"谢家赘婿"到"王府红人"
让我们看看王国宝新抱的大腿——会稽王司马道子。这位王爷堪称"东晋贾宝玉pLus版": 在御花园养了只会背《楚辞》的八哥;用沉香木盖了座"移动厕所",走到哪拉到哪;最爱举办"神仙趴",让大臣们扮成玉帝王母喝露水。
王国宝敏锐捕捉到王爷的三大痛点: 想掌权又懒得看奏折 → 发明"奏折摘要服务";嫉妒哥哥孝武帝有文化 → 创作《皇帝醉酒糗事集》;沉迷修道怕死 → 献上"童子尿炼丹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