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东晋权臣司马尚之:一个被芦笋打败的“钢铁侠”(第2页)
2. 军事鬼才的养成
面对庾楷、王恭、桓玄等人的“复仇者联盟”,司马尚之展现了惊人的军事天赋——慈湖之战:把庾楷部将段方揍得怀疑人生;牛渚之战:直接让庾楷上演“单骑走麦城”。
朝廷当即送上“建威将军+豫州刺史”大礼包,还附赠历阳驻防vip套餐。不过这位将军显然没学过《论持久战》,刚升官就被桓玄在白石打得找不着北,最后靠着对手内讧(刘牢之叛变王恭)才保住饭碗——这剧情放到现代,妥妥的职场逆袭爽文模板。
复盘司马尚之的战术,简直就是《古代战争骚操作大全》——烟雾弹计:半夜派人在敌营外敲锣打鼓,吓得敌军以为被十万天兵包围;美食攻略:往敌军阵地扔烤全羊,趁对方抢食时发动突袭;心理战:给桓玄送女装,附赠纸条“卿宜闺中绣花,何苦战场送死?”
这些操作虽然不正经,但效果拔群。可惜史官觉得太丢人,只留下一句“尚之多奇谋”敷衍了事。
三、与司马元显的“塑料亲情”
如果说司马尚之的前半生是励志剧,那么他和司马元显(司马道子之子)的互动就是典型的家庭伦理狗血剧。
1. 宴席上的“耿直Boy”
隆安三年(399年),司马元显掌权后疯狂宠信谋士张法顺,甚至让这个“职场新人”在宴会上和自己平起平坐。司马尚之当场开启“毒舌模式”:“张法顺就是个跑腿的,凭啥坐C位?”说完直接把人轰下席,气得司马元显脸色比御膳房的锅底还黑。这场面要是拍成短视频,绝对能上东晋版热搜:#宗室老臣在线教做人#。
这位年仅十六岁的权二代,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中二病晚期”:给自己刻了方玉玺,上书“宇宙大将军”;要求百官见他必须行跪拜礼;最爱说的话是“我爹老了,该我当主角了”。
司马尚之的耿直劝谏,在他耳中自动翻译成“老东西挡我路”。两人的关系迅速从“叔侄同心”变成“塑料亲情”,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伏笔。
2. 兵力之争:从战友到冤家
当司马元显要求豫州分出2000兵力时,司马尚之的回复堪称古代版“糊弄学”典范:“我们这儿蛮夷天天搞事,几千兵都不够用,实在挤不出人手啊!”气得司马元显差点掀桌,后来还是看在要打桓玄的份上才没翻脸。这段“塑料叔侄情”告诉我们:在职场,千万别得罪领导的亲信,尤其是当领导是个小心眼的时候。
司马尚之的奏折里藏着大量“职场黑话”:“蛮夷频动”=“老子不想交人”;“粮草不济”=“加钱再说”;“将士思归”=“你再逼我就跳槽”。
可惜司马元显没get到潜台词,两人的信任值直接跌停板。
四、孙恩之乱:建康保卫战中的“救火队长”
隆安五年(401年),当邪教头目孙恩带着信徒逼近建康时,朝廷急召司马尚之入京护驾。这位老将带着精兵屯驻积弩堂,硬是靠着“狐假虎威”(当时刘裕刚重创孙恩)吓得叛军连夜撤退。这场战役充分证明:在乱世混,不仅要能打,更要会借势——毕竟不是谁都能把“捡漏”玩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
这位天师道首领的造反策略堪称行为艺术:每次战败就跳海,然后宣布“我已成仙”;让信徒喝符水当止痛药;打仗前必跳大神,Bgm是自制rap《苍天已死》。
面对这种“魔法攻击”,司马尚之的应对方案简单粗暴——在城头挂满猪头(孙恩教徒禁食荤腥),直接造成敌军精神伤害值+。
五、桓玄之乱:英雄末路的黑色幽默
元兴元年(402年),司马尚之迎来了人生最后的魔幻时刻:
1. 芦笋引发的血案
面对桓玄大军压境,司马尚之派去横江的守将杨秋突然叛变。眼看粮草见底,这位老将居然给士兵发芦笋充饥,还放出经典语录:“吃这个能顶三天!”结果士兵们集体上演“用脚投票”,军队瞬间崩盘。这段记载出自王韶之《续晋安帝纪》,堪称中国版《饥饿游戏》——谁能想到,一代名将的谢幕战,竟败给了一捆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