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前燕慕容评的贪腐帝国:把国家做成生意的男人
《七绝?咏前燕太傅慕容评》
龙沙血浸铁衣皑,独握盐泉铸孽胎。
夜半邺宫风骤起,犹疑函谷败军来。
公元370年深秋,前燕都城邺城笼罩在肃杀的寒意中。城门外,前秦大将王猛望着城头飘扬的燕字大旗,突然噗嗤笑出声来。副将邓羌正欲询问,只见王猛从袖中掏出一张羊皮纸:"这是燕国太傅慕容评新出的《邺城用水管理办法》,各位传阅学习。"文书上赫然写着:"凡取城外泉水者,每车需缴百钱管理费,自带容器八折优惠。"帐中将领们憋笑憋得满脸通红——他们终于明白,为何号称"北境第一坚城"的邺城,会沦落到连口水都要收费的境地。
一、慕容家的"败家子培养计划"
公元317年,辽东慕容部首领慕容廆正在举行家族教育研讨会。这位被后世称为"慕容王朝奠基人"的枭雄,指着刚满周岁的慕容评对众子侄说:"看见没?这才是我慕容家嫡系公子该有的气派!"只见襁褓中的小公子正抓着金算盘当玩具,把珍珠当弹珠撒着玩——这画面完美预言了他将来"视金钱如粪土,但粪土必须是金子做的"人生信条。
在慕容家族"汉化速成班"里,慕容评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当堂兄慕容皝苦练骑射时,他捧着《盐铁论》看得津津有味;当表哥慕容翰研究兵法时,他已经在用算筹计算战争赔率。十二岁那年,他发明了慕容部最早的"军功积分制":杀敌一人奖三只羊,但需缴纳20%的"武器折旧费"——这种超前千年的商业模式,让老酋长慕容廆直呼"此子必成大器"。
二、权力场的"变色龙生存法则"
公元348年,慕容皝突然驾崩,慕容评迎来了人生第一次权力考验。他像参加双十一促销般疯狂站队:先给新君慕容儁送上镶满夜明珠的玉玺(后来被发现是用荧光石伪造的),转头又给权臣慕容恪送去三百车辽东人参(实际每车只有表层铺着参须)。这种"两头下注"的绝活,让他成功混进前燕核心决策圈。
在慕容儁南征北战时,慕容评独创的"战争经济学"开始大放异彩。他发明的"军粮期货"让前线将士啃着发霉的粟米,自己却在后方用倒卖的军粮养活了三个马戏团。当慕容垂在战场上杀敌时,慕容评在后方开发了"阵亡将士遗产继承代办服务",美其名曰"为国理财"。最绝的是他创造的"战争债券"——承诺用占领地的税收分红,结果洛阳还没打下来,债券已经转了八手。
三、枋头之战的"商业奇迹"
公元369年,东晋桓温率五万大军北伐。当燕国朝堂乱作一团时,慕容评的眼睛却变成了铜钱形状。他主动请缨担任后勤总指挥,在黄河南岸建起堪比现代物流园区的转运中心。这里每天上演着魔幻现实主义的戏码:运往前线的箭矢要按支收费,阵亡士兵的铠甲得家属赎回,连战马的马蹄铁都要收取"道路养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