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前燕“户口侠”悦绾:用算盘单挑腐败集团的悲壮勇士(第2页)
二、古代社畜的硬核日常
悦绾的秘书后来在笔记里记载了上司的魔鬼作息:每天卯时(清晨五点)就着胡麻饼核对田亩账册,辰时(七点)在朝会上用算盘大战群臣的牛皮,午时(十一点)蹲在衙门台阶上啃冷炙批阅二十斤竹简,戌时(晚上七点)还要提灯笼突袭粮仓。有次抓到三个监守自盗的仓曹,悦绾冷笑:"老鼠偷粮还知道节制,尔等倒是胃口比饕餮还大!"
最让地方官闻风丧胆的是他发明的"考成法"。某县令虚报百亩良田,被悦绾拿着测绘工具当场揭穿:"您这'良田'莫不是长在天上?"县令当场哭出声:"悦尚书查账,比我家夫人搜私房钱还狠!"
三、慕容集团的"商业帝国"
要说悦绾的死对头慕容评,这位大司马堪称十六国版"商业鬼才"。他在邺城核心商圈开了连锁当铺,前线士兵的铠甲还没焐热,就出现在他家货架上。有次军需官来讨要箭矢,慕容评搓着手说:"现钱交易,十支箭一匹绢,量大从优啊!"
更绝的是他开发的"军事创新业务"——共享马匹:交押金可租赁战马,但归还时总会"意外"受伤;战场vip:缴纳保护费可分配到安全的后勤岗位;军功代练:花钱雇人替自己上阵杀敌。
悦绾在账本上发现,光370年春季,慕容评就倒卖了两万套军服。气得他在朝会上大骂:"大司马是把军营当货栈了?"慕容评却理直气壮:"我这叫资源优化配置!"
四、户口大作战:古代版"人口普查"
369年的深秋,前燕掀起了一场史诗级"查户口"运动。悦绾设计的户籍册要填写的信息堪比现代人口普查:从家庭成员到田产位置(精确到"村东头第三棵歪脖子树下"),从奴婢来源到可疑迹象(比如邻居家每天倒出五人份剩饭却自称三口之家)。最狠的是"连坐举报制",吓得邺城贵族们连夜焚烧假地契,火光映红半边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提前过年祭灶王爷。
慕容评的管家起初嘴硬:"我们别院就五个看门老头。"悦绾笑呵呵掏出羽毛笔:"贵府每天运出三十桶泔水,按每人日食三升算..."最后在后山找到三百藏匿的佃户,慕容评脸绿得堪比鲜卑人最爱的翡翠玉佩。
五、数字里的荒唐真相
史书记载的几组数据,堪称前燕版的"魔幻现实主义":改革前全国在册人口不到百万,经悦绾雷霆手段竟清查出二十余万隐户,国库存粮瞬间从三年储备飙升到五年。但讽刺的是,这些成果还不够慕容评在赌场一夜挥霍——有次这位大司马玩樗蒲(古代掷骰子游戏),一把就押上了五千户的赋税收入。
待到悦绾遇害半年后,情况更是荒诞得令人瞠目:贵族庄园数量从602处暴增到1527处,官仓存粮缩水到仅够三个月开销,士兵平均年龄飙升到43岁,活脱脱一支"老头乐军团"。而慕容评的个人资产估值,竟能买下两座长安城。
六、血色庆功宴:改革者的最后一课
庆功宴那晚的太极殿灯火通明,慕容暐特赐的金杯里斟满西域葡萄酒。当慕容评端着酒杯走来时,悦绾正计算着新增人口能多征多少赋税。"悦尚书劳苦功高,请饮此杯。"后来的事《晋书》写得极具黑色幽默:"绾饮之而卒。"四个字背后,是改革者被毒杀的冰冷现实。
更荒诞的是后续:悦绾尸骨未寒,二十万隐户就像退潮般回到权贵庄园;慕容评连夜推出"户口回购"业务,每藏匿一户收费十匹绢;皇帝慕容暐装作无事发生,继续与蛀虫们把酒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