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代国“闪电侠”拓跋普根:百日王朝与鲜卑权游大戏(第2页)
就在普根焦头烂额,试图用他那11年地方经验稳住局面时…啪! 他人没了!史书没写具体死因(吃饭噎死?熬夜猝死?被暗杀?),只知道他在位仅仅几个月,就领了盒饭。这速度,堪称十六国版“上任即巅峰,巅峰即剧终”。普根:“我还没开始表演,怎么就谢幕了?!”
三、 “裤管婴儿”上位:史上最离谱的权力交接
普根走得突然,留下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他那位彪悍的母亲祈氏女士,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放着普根成年的弟弟(贺傉、纥那)不用,硬是把普根刚出生的遗腹子(还在喝奶那种)抱上了王位!她自己则垂帘听政,成为实际掌舵人。
祈氏女士的脑回路,现代人可能觉得匪夷所思,但在当时可能是个“天才(或者绝望)的操作”。婴儿=白板:不会像成年王子那样自带派系标签,东西部暂时找不到理由激烈反对(总不能跟一个吃奶娃计较吧?);亲奶奶掌权:祈氏作为实际控制人,可以继续依靠乌桓娘家势力,并试图拉拢各方。
于是,草原上出现了史上最魔幻的一幕:一群满脸横肉的部落大人,对着一个只会吐泡泡、可能还在尿裤子的婴儿,一脸严肃地宣誓效忠…这画面,想想就充满了黑色幽默。可惜,塞外的寒风对婴儿太不友好。这位史上最年幼的君主(没有之一),在王位上仅仅坚持了几个月,就夭折了。祈氏女士的“婴儿维稳计划”宣告破产。
权力真空再次出现,这次,实力派人物拓跋郁律(普根的堂兄弟)被推举上位。这位老兄有点东西,把代国带进了一个小高潮,甚至放出豪言:“中原无主,天其资我乎?”(中原没老大?老天这是要赏饭给我啊!)——格局打开了!
但你以为祈氏女士会认输?太天真了!公元321年,当郁律在外面吃了败仗(被后赵石勒揍了),威望受损时,祈氏女士闪电出手!发动政变,亲手(或指使)干掉了郁律!然后把她的另一个亲儿子拓跋贺傉扶上了王位。这场血腥清洗中,有个年仅一岁的小娃娃拓跋什翼犍(郁律之子),被他妈机智地“匿于袴中”(藏裤管里),靠着不哭不闹的神级演技,躲过了追杀。这个“裤管里捡回一条命”的娃,三十年后将成为代国复兴的关键人物! (历史剧本都不敢这么写!)
四、 追封疑云:短命老板的长尾效应
拓跋普根虽然在位时间短得像个“实习生”,但他死后引发的连锁反应,却像蝴蝶效应一样深远。他死后近二十年,代国陷入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疯狂内斗(贺傉、纥那、翳槐轮流坐庄),直到公元338年,当年那个“裤管婴儿”拓跋什翼犍长大成人,才重新稳住局面。而什翼犍的孙子,就是日后建立强大北魏王朝的拓跋珪!
当拓跋珪在公元386年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开始追封列祖列宗、给先人“发荣誉证书”时,拓跋普根的名字被重新擦亮镀金。但有趣的是,史书对他到底该叫啥“谥号”出现了分歧。《魏书》说他被追谥为“文平皇帝”(“文”表温和,“平”表稳定,听着像守成之主);《北史》等记载他为“景皇帝”(“景”字有光明、强大之意,听着像有雄才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