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代国逆子拓跋寔君:一匕首捅出个“灭国大礼包”(第2页)
史书说什翼犍因为嫡子(拓跋寔)死了,所以立庶长子(寔君)为继承人?但后面又立刻指定小珪珪为“世嫡孙”?这前后矛盾的记载,恰恰暴露了老代王在“草原老传统”(强者为王)和“中原新潮流”(嫡长继承)之间的反复横跳、左右摇摆。他在继承权这锅粥里,亲手扔进了一颗名叫“拓跋寔君”的炸弹。
三、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浴室谋杀案(大雾)
拓跋寔君,这位被老爹选择性遗忘的长子,被整个权力核心当成空气的王子,内心的小宇宙终于要爆发了。史书说他“安忍”,这“忍”字背后,是无数个夜晚的咬牙切齿,是看着小屁孩拓跋珪被众星捧月,而自己空有一身力气和长子名分却只能当背景板的憋屈。他像草原上一匹被狼群孤立的饿狼,眼神越来越绿。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代国三十九年(376年),老代王什翼犍的一场大病。老爷子病得七荤八素,王庭里人心浮动。围绕在“未来之星”拓跋珪身边的势力(尤其是他亲妈贺兰氏和强大的贺兰部),为了确保小主子上位万无一失,开始紧张布局。他们的核心kpi之一就是:清除潜在威胁——那个年富力强且怨气冲天的拓跋寔君!
风言风语很快吹到了寔君耳朵里,他身边别有用心者趁机煽风点火:“殿下!大王这病悬乎啊!慕容妃生的那几个弟弟(指拓跋珪的叔叔们)天天在王帐外转悠,跟保镖似的!等大王一蹬腿,他们肯定立马抱团推小珪珪上位,到时候第一个就得把您给‘优化’掉!您得先下手为强啊!晚了就真成‘待宰羔羊’了!”(史载:“闻诸大人议,欲立诸弟,恐不免,宜早图之。”)
这番话,如同在炸药桶上点了根二踢脚!“轰”的一声,寔君脑子里那根名叫“理智”的弦,崩了!长久积压的屈辱、对未来的恐惧、被彻底踢出局的绝望,瞬间转化为滔天的杀意。一个疯狂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型:“清场!now!”
史书用冰冷的笔记录了这个血腥的夜晚:“寔君乃率其属,尽害诸弟。”拓跋寔君带着他的“拆迁小队”(亲信死士),如狼似虎地冲进了诸位弟弟的帐篷。刀光剑影,惨叫连连,那些承载着老爹厚望、流淌着“高贵”慕容血脉的王子们,还没反应过来就领了盒饭。杀红了眼的寔君,提着滴血的刀,脚步不停,直扑老爹养病的王帐!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病榻上的什翼犍,虚弱地睁开眼,看到自己那个长期被忽视、满身是血的长子,提着刀站在面前……老爷子心里恐怕跑过一万头草泥马:我辛辛苦苦维持的王国,我精心设计的继承路线图,就被这个“憨憨”儿子用最野蛮的方式砸了个稀巴烂?史书无情地写下结局:“并害(什翼犍)。”——弑父! 这个在任何时代、任何剧本里都是“终极反派”才干的活儿,拓跋寔君,完成了他的“史诗级成就”。
四、捅了马蜂窝,喜提“灭国大礼包”
一夜之间,代国最高管理层(国王+多位核心王子)被“团灭”。拓跋寔君可能刚喘口气,心里正美滋滋地想着“王位,终于是我的了!”,完全没意识到,他捅的不是马蜂窝,是原子弹!
长安城里,苻坚和王猛收到这“喜讯”,下巴都快笑脱臼了。还有比这更好的灭代时机吗?内部自爆,人心惶惶,简直是为前秦大军量身定做的“欢迎仪式”!苻坚大手一挥:“出兵!接收‘大礼包’!”
前秦名将苻洛(苻坚之弟)率领的虎狼之师,如同开了加速挂,直扑乱成一锅粥的代国。刚刚经历“董事长兼Ceo和多名高管被大公子干掉”这种史诗级动荡的代国,哪还有半点战斗力?瞬间土崩瓦解。我们刚“上位”的拓跋寔君先生,连同什翼犍一个幸存的(庶出)小儿子拓跋翰(注意:史载是庶子,非幼子,年龄可能比寔君小不少),一起被打包捆好,像战利品一样被押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