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后秦“影帝”姚苌:从模范员工到“背刺”老板的开国路(第2页)
同一年七月,更大的剧情高潮来了。被后秦追兵撵得满世界跑的苻坚,在五将山(今陕西岐山)被姚苌的骑兵“请”到了新平的一座佛寺里。昔日的主仆,上演了十六国时期最震撼也最令人唏嘘的“终极对峙”。
姚苌(搓着手,假装客气):“天王啊,您看您都这样了,不如把传国玉玺给我呗?我保证,按王侯规格厚葬您!绝对体面!”
苻坚(怒发冲冠,指着姚苌鼻子骂):“呸!小羌奴!也敢逼你大爷我?!玉玺早送给东晋了(‘五胡乱华’时玉玺确实一度归东晋)!想要?没门!你这条忘恩负义的狗!连狗都不如!老子当初真是瞎了眼!”
这顿劈头盖脸的痛骂,彻底撕碎了姚苌最后一点虚伪的面具。恼羞成怒的他,再也不装了,直接下令用一根绳子,勒死了这位曾经对他信任有加、委以重任的前老板。更讽刺的是,事后他还假惺惺地给苻坚追谥了个“壮烈天王”的称号(内心os:看,我还是很尊重老领导的!)。当那根绳索在苻坚脖颈上收紧时,姚苌自己的名字,也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狠狠地刻下了第一道深痕——弑君背主,千古骂名。
三、龙椅上的“惊悚片”:老板变“鬼”来敲门
趁着西燕慕容冲和苻坚旧部在长安打得不可开交最后东归的混乱窗口期,姚苌于公元386年在长安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年号建初。皇帝宝座是坐上了,但麻烦一点没少。前秦的“幽灵”并未消散——苻坚的族孙苻登,高举“为天王复仇”的正义大旗,在陇西(今甘肃一带)迅速集结了大批氐族死忠粉,对姚苌展开了不死不休的复仇战。
两军对垒的画风极其独特:苻登的军队,人人披麻戴孝,穿着白花花的丧服(史称“刻鉾铠为‘死休’字”),战鼓擂起来不是“咚咚咚”,而是“呜呜呜”的恸哭之声,几万人一起哭丧,那场面,真是“哭声震天,响彻云霄”,自带阴间Bgm,直接把战场变成了大型灵堂现场。姚苌每次对阵,看着对面一片惨白,听着这鬼哭狼嚎,估计心里都在默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仗打得也太晦气了!”
公元388年,被苻登这位“复仇男神”打得焦头烂额、灰头土脸的姚苌,心态彻底崩了。他竟然做出了一个极其下作且匪夷所思的举动——派人掘开了苻坚的陵墓!不仅掘了,还对苻坚的遗体进行了鞭尸泄愤!(这操作,连盗墓贼看了都直呼“不讲武德”!)负责守陵的前秦旧臣徐嵩被俘后,指着姚苌的鼻子破口大骂:“姚苌!你这禽兽不如的东西!先杀天子,现在连死人都不放过!天地不容!你不得好死!” 骂声未绝,人头落地。然而,这种极端暴行非但没能吓住敌人,反而像一剂强效“敌敌畏”,瞬间毒死了姚苌本就不多的“人缘”。关西豪杰们一看:“嚯!这也太不是人了!”纷纷收拾包袱投奔“正义之师”苻登去了,后秦一度陷入众叛亲离的窘境。姚苌这波操作,堪称“自毁长城”的教科书级反面案例。
不过,能在乱世称雄,姚苌绝非只会无能狂怒的莽夫。他的军事才能在绝境中反而被逼得闪闪发光。
389年“大界闪电战”:苻登把老婆孩子和粮草辎重安置在大界(今陕西彬县附近),自以为万无一失。结果姚苌亲率三万精锐,玩了一出“千里奔袭+精准斩首”,悄咪咪绕到后方,端掉了苻登的“后勤大本营”,连苻登那位“英武有壮气”、能骑马射箭的皇后毛氏都给俘虏斩杀了。苻登同学瞬间从“复仇者”变成了“光杆司令预备役”,这记“掏心拳”打得稳准狠!
收服“反骨仔”雷恶地:羌族酋长雷恶地,人如其名,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两次反叛后秦。结果姚苌不杀反降,亲自接见,推心置腹(也可能是在飙演技),一番操作下来,竟让这位桀骜不驯的猛将心服口服,感叹道:“我老雷自认智商250,没想到姚公你更胜一筹!服了服了!”(“吾自谓智勇杰出,姚公乃天人也!”)这“化敌为友”的本事,堪称hr界的楷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单骑赴会“鸿门宴”:面对诈降、想把他骗去干掉的氐族酋长强金槌,姚苌艺高人胆大,真的只带了几百个保镖就去赴约了。在杀气腾腾的氐营里,他坦坦荡荡,推心置腹(继续飙演技),愣是用“真诚”(也可能是气场)化解了这场杀局。强金槌最终被他的气魄(或忽悠能力)折服,真心归顺。这胆识和控场能力,不服不行。
在治国理政上,姚苌也展现出了“明君”的潜质,试图努力洗刷自己“背刺狂魔”的污名:“提倡节俭,大兴儒学,广建学校,爱护将士”——这不是口号,是真干!
在长安设立太学(中央最高学府),勒令公卿贵族家的“熊孩子”们统统进去读书,接受儒家思想熏陶(试图培养“忠君爱国”的接班人?)。
废除前秦后期的一些严刑峻法,整肃官场贪腐风气(知道老百姓恨啥)。虽然乱世用重典是常态,但他试图在“宽”与“猛”之间找平衡点。
努力恢复饱经战火蹂躏的关中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让老百姓能喘口气,种点粮食,交点税(毕竟打仗要钱粮)。
他深知,光靠武力抢来的地盘不稳,得靠治理和人心。这套“文治武功”组合拳打下来,后秦的根基确实被他夯实了不少。
四、枭雄谢幕:被“良心债”压垮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