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南燕“种田尚书”韩jié:在乱世里认真搞农业的倔老头(第2页)

 当他在琅琊王氏的后山揪出五千多名“空气佃客”时,王老爷子脸绿得像菠菜汁:“韩尚书,您这是普查还是抄家啊?”

 最终战绩:挖出58,000名隐身人口!南燕瞬间多了五万八千个“人形自走耕种机”,豪强们哭晕在厕所:“这老头比gps还准!”

 三、廉洁怪癖:穿补丁官服的“反贪局长”

 韩??的抠门人设永不崩塌——官袍时装秀:袖口补丁摞补丁,皇帝赐的新袍转手卖钱充公;下乡标配:腰间挂窝头,拒绝宴请蹲田埂啃干粮;反贪鬼才:某县令行贿一筐梨,被他当场摆摊叫卖:“行贿梨!百文一颗,童叟无欺!”(卖梨钱全进国库)。

 青州百姓编段子调侃:“韩尚书家老鼠搬家都含着泪——实在啃不动家具啊!”

 四、种出个太平年?数据炸裂的“黄金三年”

 韩??政策效果猛到让鲜卑武士真香——人口暴增:10万户→23万户(翻倍不止);粮仓危机:军粮从不够吃仨月→囤满两年余粮;流民归附:日均百户拖家带口投奔(广告词:南燕包分田!)。

 最魔幻的是军改成果:士兵“上班打仗,下班种田”,鲜卑骑兵们从嫌弃锄头到沉迷务农:“自己种的大葱蘸酱,比抢来的烤羊腿还香!”(注:真·《舌尖上的南燕》)

 五、历史彩蛋:被生僻字耽误的种田王者

 韩??的悲催在于:名字比他的政策还冷门! 名字本义是“揭发检举”,结果自己专职揭豪强老底(人如其名天花板);《晋书》只给他137字戏份,同时期屠城狂魔倒占十页纸;现代人打不出“??”字,常误写成“韩讦”(气得他棺材板哐哐响:“我右半身是吉!不是干!”)

 但当他病逝时,乡间老农在麦田插穗为香:“这倔老头,宁可得罪权贵也不让百姓饿肚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