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西燕草鞋天子慕容永:以市井之智周旋于群雄间的逆袭者(第2页)
五、平阳血战:踩着前秦的尸骨登基
慕容永在闻喜“种田”期间,另一个势力跳出来挡了他的路——前秦的残余势力。苻坚在淝水战败后逃回关中,不久被姚苌所杀。苻坚的族孙苻丕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继承了前秦的衣钵,称帝了。苻丕一看慕容永带着大批人马在河东晃悠,还修城筑寨,这不明摆着威胁自己吗?于是派兵占据平阳(今山西临汾),挡住了慕容永继续东进的道路。
慕容永正愁没地方“练手”和“立威”呢,苻丕自己送上门来了。他果断决定:打!必须打通东进的道路!公元386年九月(一说十月),慕容永率军向平阳的苻丕部发起进攻。双方在平阳一带展开激战。慕容永的军队士气正旺,又是为了生存空间而战,战斗力爆表。结果,苻丕的军队大败亏输,连苻丕本人在乱军中被杀(一说逃奔东晋途中被杀)。慕容永踩着前秦残余势力的尸体,打开了通往太行山以东的大门。
解决了苻丕这个障碍,慕容永再无顾忌。他率领部众,带着在河东积攒的粮草物资,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上党郡的核心城市——长子(今山西长子县)。公元386年十月,在长子城那座象征权力的府衙(临时充当皇宫)里,在部下的山呼万岁声中,昔日的长安草鞋贩子慕容永,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依然是“燕”(史称西燕),改年号为“中兴”。这个年号取得很有深意,既表达了他个人从底层到帝王的“中兴”,也寄望于恢复慕容燕国昔日荣光。
六、登基闹剧与长子岁月:治理有方,暗藏杀机
然而,登基大典的喜庆气氛,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血腥闹剧搅得稀碎。慕容永在宴席上看中了被俘虏的前秦皇帝苻丕的皇后杨氏。这位杨皇后,出身弘农杨氏,名门闺秀,性格刚烈。慕容永大概是想通过纳她为妃来彰显自己的胜利者姿态,或者就是单纯好色。他派人去向杨氏提亲(或者说命令)。结果,杨皇后的反应极其刚烈,她直接拔出剑来,对着前来提亲的使者(可能就是慕容永本人?)怒斥,然后……挥剑自刎!血溅华堂!
这一幕,给慕容永的登基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也像一个不祥的预兆,预示着他这个“草鞋天子”未来的路,绝不会平坦。
定都长子后,慕容永展现出了与其早年经历相符的、务实有效的治理才能。西燕控制的疆域,大约包括今天的山西南部和河南西北部一小块,核心是八郡之地:上党郡(核心)、太原郡南部、平阳郡、河东郡、河内郡(部分)、汲郡(部分)、魏郡(部分)、广平郡(部分)。史载其疆域“南至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北),北至新兴(今山西忻州),东依太行,西临黄河”。在这片不算广袤的土地上,慕容永努力恢复生产,安抚流民,整顿吏治(相对而言)。史书记载他统治期间“有众十万,户七万六千”,在烽火连天的十六国后期,长子一带竟然出现了难得的安定景象,成为乱世中的一片小小绿洲,这不能不说是慕容永的功劳。他卖鞋时学到的精打细算和管理经验,估计都用上了。
但阴影始终笼罩着这位开国(或者说“续国”)之君。他最大的心病,就是正统性问题。他这个皇帝,是“推举”出来的(还是踩着好几任宗室尸体上位的),血统上只是慕容氏的旁支。而关东的慕容垂,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儿子,根正苗红的嫡系宗王,建立的后燕政权实力强大,名正言顺。慕容永深知,只要慕容皝和慕容儁的子孙还在世上,尤其还在自己境内,就是对他皇位最大的威胁。为了消除后患,慕容永做了一件极其残忍、令人发指的事情——下令将境内所有慕容皝和慕容儁的子孙,无论男女老幼,全部诛杀! 史书用冰冷的四个字记载了这场屠杀:“男女无遗”。这血腥的一幕,彻底暴露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也为他日后的败亡埋下了仇恨和道德破产的种子。
七、战略昏招:坐视翟钊,寒透人心
慕容永的另一个重大失误,发生在对外战略上。公元392年,盘踞在黄河南岸滑台(今河南滑县)一带的丁零人首领翟钊(翟辽之子),遭到了后燕战神慕容垂的猛烈进攻。翟钊顶不住了,火速派人向西边的慕容永求救。唇亡齿寒的道理,小学生都懂。慕容永的谋臣,尚书郎张腾(一说鲍遵)看得非常清楚,献上了一条绝妙的疑兵之计:老大,咱不用真跟慕容垂拼命!您赶紧发兵,在靠近后燕边境的地方扎营,白天多插旌旗,晚上多点篝火,搞得声势浩大,让慕容垂以为咱们西燕主力来援了!他后方不稳,肯定不敢全力打翟钊,说不定就退兵了!这样咱既救了翟钊,牵制了慕容垂,又不用真打,多划算!
这计策简直是为慕容永量身定做的“空城计”升级版,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然而,关键时刻,慕容永却犯了致命的犹豫和短视。他可能害怕激怒慕容垂,可能舍不得消耗实力,也可能对翟钊这个反复无常的丁零首领没啥好感。总之,他拒绝了张腾的妙计,选择了最糟糕的方案——按兵不动,袖手旁观!
结果毫无悬念。没有后顾之忧的慕容垂,集中兵力,很快就击溃了孤立无援的翟钊。翟钊狼狈不堪,只身匹马逃到了长子,投奔见死不救的慕容永。
慕容永此时的表现,堪称“厚黑学反面教材”。他先是假惺惺地封翟钊为“车骑大将军、东郡王”,给足了面子。但仅仅过了一年,到了公元393年,慕容永就找了个借口(比如“心怀怨望”、“图谋不轨”之类的万能罪名),把翟钊给杀了!这一系列操作,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见死不救”加“过河拆桥”。天下英雄和周边势力看在眼里,心都凉了半截:跟着这样的老大,能有好下场?慕容永的声望和信誉,在道义上彻底破产,彻底寒了天下人心,也让他在面对慕容垂最终进攻时,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八、台壁悲歌:战神慕容垂的完美猎杀
该来的总会来。慕容垂,这位年逾古稀却依然威震天下的后燕战神,在扫平了河北、山东的障碍,又解决了翟钊这个侧翼威胁后,终于把目光投向了盘踞在山西的族弟慕容永和他的西燕小朝廷。慕容垂深知慕容永的能力,也知道西燕军队战斗力不弱。他决定毕其功于一役,发动一场彻底的灭国之战。
公元394年二月,后燕大军兵分三路,如同三把巨大的铁钳,向西燕夹击而来。
一路由慕容垂亲自率领,出井陉关(太行八陉之一,今河北井陉县),直扑西燕在山西的军事重镇台壁(今山西襄垣或黎城附近)。
一路由镇西将军慕容瓒率领,进攻西燕的晋阳(太原)。
另一路由平规率领,进攻西燕的沙亭(今河北临漳附近),作为牵制。
慕容永得知消息,大惊失色。他深知台壁是门户,一旦失守,长子危矣。他立刻集结了西燕几乎所有的精锐主力,号称五万大军(实际可能两三万),由他亲自统率,火速驰援台壁,同时分兵防守其他方向。
两军在台壁附近对峙。慕容垂深知慕容永谨慎,决定施展他最拿手的战术——诱敌深入,设伏围歼。他先派小股部队挑战,然后佯装不敌,向后败退。慕容永在台壁城上看到后燕军“败退”,又看到他们丢弃的辎重(都是诱饵),求胜心切(或许想一举击溃慕容垂挽回声望),加上对自己军队战斗力的自信,他做出了致命的决定:全军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