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凉州刺史梁熙:文豪刺史之凉州风云录(第2页)

 十年间,梁熙把一个战后创伤、人心浮动的凉州,治理得井井有条,民生恢复,社会稳定,商路畅通。史家司马光后来在《资治通鉴》里给了他九个字的五星好评:“清俭爱民,河右安之。” 这评价,放在哪个朝代都是妥妥的“模范官员”认证!如果十六国有“感动前秦十大人物”评选,梁熙绝对榜上有名。

 三、当“种田党”遇上“战争狂”:吕光东归与梁熙的“迷惑行为大赏”

 时间来到公元385年。前秦帝国在淝水之战惨败后,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已经稀里哗啦,分崩离析。老板苻坚自身难保,被姚苌勒死在新平佛寺。凉州,这个梁熙辛苦经营十年的“世外桃源”,瞬间成了权力真空的香饽饽。

 就在这时,一个重量级的“拆迁队”正从西域浩浩荡荡地开回来——吕光! 这位老兄是苻坚派去经略西域的猛人,带着一支身经百战、杀气腾腾的七万大军,还裹挟着西域抢来的(呃,是获得的)无数珍宝和骆驼。他走到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听说苻坚挂了,前秦完了,心思立刻活络起来:“凉州?好地方啊!无主之地?那岂不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回家?回哪个家?凉州就是现成的、完美的“新家”!

 消息传到姑臧,梁熙心头一万头骆驼奔腾而过。他知道,吕光这只猛虎,可不是郭护那种小野猫能比的。真正的考验来了!

 迷惑行为一:拒纳良策,化身“和平鸽”

 高昌太守杨翰,是个明白人,火急火燎地跑到姑臧给梁熙献计:“梁老大!吕光那厮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他东归必经高梧谷口和伊吾关(河西走廊西端两个极其险要的关隘)。这两处地方,那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vip地段!您只要派精兵把这两个口子一堵,再备足滚木礌石,吕光就是插翅也难飞!他带的西域骆驼再多,也架不住咱居高临下扔石头啊!只要卡住他,他那七万人困在戈壁滩上,没吃没喝,不出一个月,自己就得乱!到时候,他就是有张良、陈平的脑子,也没辙!此乃天赐良机,千!万!别!错!过!”

 这计策,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卡脖子”战术。换了曹操、李世民这种狠角色,估计立刻拍板:“好计!速办!” 可我们的梁熙同志呢?他陷入了深深的、文青式的思考:“吕光……他名义上还是奉诏东归吧?我拦他,是不是显得我不讲武德?”、“打仗……多不好啊,生灵涂炭,血流成河,有违我‘仁政’的初心啊…”、“万一……万一他真是想回关中呢?我岂不是冤枉好人?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卡关隘……听起来有点猥琐发育,不够光明正大,不符合我贵族的气质”……

 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戏(可能还翻了翻《论语》《孟子》找理论依据),梁刺史最终做出了一个让杨翰吐血的决定:“杨太守啊,你多虑啦!吕将军奉旨东归,是忠臣啊!我们怎么能拦着忠臣回家呢?要以和为贵!要相信同志嘛!” 挥挥手,把杨翰打发走了。杨翰走出刺史府,望着姑臧的天空,悲愤地预言:“凉州属吕氏矣!” 然后头也不回地……投降了吕光(明智的选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迷惑行为二:神操作,自毁长城

 谋士张统一看老大拒绝了杨翰的“物理隔绝”方案,急得跳脚,赶紧献上plan B:“老大!既然您不愿意硬刚,那咱们得找盟友啊!苻坚陛下的堂弟、宜都王苻洛,正好在凉州!这位爷根正苗红(前秦宗室),名分大啊!咱把他抬出来当盟主,竖起‘为苻氏复仇、讨伐逆贼’的大旗!凉州豪杰、前秦旧部,肯定望风来投!咱们人多势众,吕光再猛也得掂量掂量!”

 这计策,叫“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苻洛不算天子,但血统纯正),或者叫“统一战线”,是乱世中壮大实力、争取合法性的常规操作。可行性相当高!

 梁熙一听,眉头又皱成了麻花:“苻洛?这小子有野心啊!请他当盟主?请神容易送神难!到时候他反客为主怎么办?”、“打着为苻氏复仇的旗号?会不会刺激到吕光,让他打得更狠?”、“万一……万一大家不服苻洛,或者苻洛自己是个草包,岂不是更糟?”……

 纠结来纠结去,梁熙同志再次展现了他清奇的脑回路。他不仅拒绝了张统的建议,还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下巴掉地上的决定:把苻洛抓起来,砍了! 理由是啥?史书没细说,估计是“莫须有”或者“预防性清除隐患”。

 这一刀下去,效果拔群!凉州本地的豪强们、心里还念着前秦的旧部们,集体懵圈外加心寒:“我的天!梁刺史疯了吗?苻洛再怎么说也是苻家的人,是面大旗啊!你不举旗也就罢了,还把旗杆子给撅折了?这还玩个锤子!跟着这种领导,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溜了溜了!” 人心彻底散了,队伍彻底没法带了。梁熙亲手拆掉了自己可能拥有的最大一块防御盾牌。

 迷惑行为三:仓促应战,送子“祭旗”

 拒绝了“卡脖子”(杨翰计),拆掉了“挡箭牌”(苻洛),梁熙终于意识到,吕光这只猛虎是真要吃人了!眼看着吕光大军毫无阻碍地穿过高梧、伊吾,像逛自家后花园一样进入河西走廊,直逼酒泉。梁熙慌了!紧急凑了五万兵马(估计临时抓壮丁的不少),交给自己儿子梁胤,命令道:“儿啊!爹的江山…哦不,大秦的凉州,就靠你了!去酒泉,给我挡住吕光!”

 梁胤带着这支临时拼凑、士气可疑的大军,在酒泉附近的安弥(今甘肃酒泉东)扎下营寨。对面,是吕光麾下如狼似虎、刚从西域砍人回来的百战精锐,领头的先锋是猛将杜进。

 开打前,杜进充分发挥了“嘴炮”优势,单骑出阵,对着凉州军阵一通怒吼(估计用了扩音器):“凉州的兄弟们!你们看清楚喽!我们是奉天子(已死的苻坚)之命,在西域流血流汗,为国家开疆拓土的功臣!现在天子蒙难,我们想回家看看!你们倒好,听信梁熙那酸腐书生的鬼话,拿着刀枪挡在道上!你们是忠臣吗?你们对得起在西域战死的袍泽吗?你们拦的不是敌人,是归心似箭的自家兄弟啊!”

 这一通“大义凛然”的喊话,精准打击。凉州士兵本来对梁熙后期的一系列操作就犯嘀咕,现在一听:是啊,人家好像也没说要打我们,就是想回家啊?我们拦着干嘛?当炮灰?瞬间,军心瓦解,斗志归零。

 接下来的战斗毫无悬念。杜进带着精锐一个冲锋,梁胤的五万大军就像纸糊的一样,哗啦啦垮了。梁胤本人也光荣地被俘,成了送给吕光的“见面礼”。安弥之战,梁熙输掉了最后的本钱,也输掉了翻盘的任何可能。

 终章:背叛与落幕

 安弥惨败的消息传回姑臧,城内一片风声鹤唳。梁熙苦心经营十年的和谐局面,在绝对武力的碾压和自身一连串的失误下,脆弱得不堪一击。他最后的希望,大概就是姑臧坚固的城墙和他“清俭爱民”攒下的人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