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后凉西平侯康宁:“匈奴王”的创业梦与后凉的裁员风暴(第2页)

 消息传到河湟“分公司”。康宁站在湟水河边,手里捏着各地传来的“灾情快报”和“军情急电”,眼神却越来越亮,心里的野火越烧越旺:“天助我也!吕老板这‘公司’眼瞅着要破产清算!此时不单干,更待何时?我的‘河湟控股’,是时候独立上市了!”

 说干就干,康宁展现了“闪电创业者”的效率。第一步:清除障碍!隔壁的湟河太守强禧,是吕光安插在河湟的“钉子户”,专门负责盯着康宁。某天清晨,强禧像往常一样推开府门准备“打卡上班”,一道寒光闪过……噗!世界清净了。康宁的“hr(刺客部门)”干净利落地解决了这个“不和谐因素”,顺便“并购”了强禧的“团队”(部众)。

 第二步:造势!登基!就在强禧倒下的地方,一面崭新的、硕大的“匈奴王”大旗在西宁城头冉冉升起!康宁同志正式宣布:即日起,“河湟康氏自治分公司”升级为“大匈奴王国(后匈奴)”!本王(康宁)就是董事长兼Ceo兼形象代言人!为了庆祝“公司”成立,特此“大赦天下”(释放囚犯),还给附近的羌人部落送去了三百头牦牛当“开业大酬宾”!整个河西走廊都惊呆了:“嚯!康总玩这么大?!”

 第三步:拉融资,组联盟!单打独斗风险高,康深谙“抱团取暖”之道。他火速派出“商务拓展”团队,东联张掖太守彭晃(吕光的老部下,估计也嫌“年终奖”少),西结酒泉的王穆(张大豫“复国军”的余部首领)。在地图上一画,好家伙!张掖(彭晃)、西宁(康宁)、酒泉(王穆),三点一线,正好对姑臧(吕光)形成完美的“C形包围圈”!三位“新锐创业者”一拍即合,签署了“反吕者联盟”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共进退,瓜分后凉“市场”。康宁意气风发地蘸饱墨汁,在盟书上龙飞凤舞签下大名,最后还不忘在代表姑臧的位置,狠狠地戳了个洞,仿佛在说:“吕老板,对不住,市场重新洗牌了!”

 四、吕老板的雷霆手段:专治各种不服的“破产重组大师”

 姑臧宫殿里,气氛凝重得像要滴出水。“反吕者联盟”的消息传来,群臣炸锅了:“完了完了!东有彭晃,西有康宁王穆,咱被包饺子了!”、“公司现金流(粮食)快断了,这仗怎么打?”、“要不…咱先战略转移(跑路)?”……

 一片哀嚎中,坐在“董事长宝座”上的吕光却露出了迷之冷笑。这位从西域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狠人,一眼就看穿了“塑料联盟”的本质。他敲了敲桌子:“慌什么?彭晃、康宁、王穆这三货,就是临时凑的草台班子!彭晃跟康宁那点交情,比纸还薄;王穆跟康宁更是八竿子打不着!他们仨连顿饭都没好好吃过吧?这叫联盟?这叫乌合之众!” 吕光一锤定音:“趁他们仨还在微信群里扯皮分赃不均,咱先集中火力,打掉最跳的那个——彭晃!速战速决!”

 说干就干!吕光展现了顶级“破产重组大师”的魄力。他亲率三万精锐骑兵(相当于公司最后的本钱!),像一支离弦的利箭,顶着凛冽寒风,踏着祁连山厚厚的积雪,直扑张掖!目标:打掉“联盟”的东线支点!

 张掖攻防战,打得那叫一个惨烈。吕光的“攻城器械部”火力全开,投石机(抛车)日夜不停地向城头倾泻“爱的巨石”,砸得城墙跟老太太的牙口似的摇摇欲坠。守城的彭晃急得跳脚,天天在“反吕联盟”微信群里@康宁和王穆:“救命啊兄弟!顶不住啦!说好的支援呢?!” 康宁可能在忙着给新铸的“匈奴王”金币刻模子,王穆可能在酒泉搞“维稳”,回复估计都是:“挺住兄弟!我们马上到!(正在路上.jpg)”。这“马上”,就“马”了二十多天。

 就在彭晃望眼欲穿,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致命惊喜”降临了。他的部将寇顗,在某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也可能是被吕光的“猎头”挖了墙角,许诺了高薪高职),悄悄放下了张掖的吊桥!吕光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彭晃的“创业梦”,连同他的脑袋,一起被挂在了张掖城门上,成了吕光杀鸡儆猴的“广告牌”。

 小主,

 张掖陷落的消息传到西宁,康宁手里的“匈奴王”金杯“哐当”一声掉地上。完了!“联盟”还没开张,东线“合伙人”就破产清算了!吕光这“老狐狸”根本不按套路出牌,解决完彭晃,连口水都不喝,马鞭一挥,大军掉头,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直扑他的“大匈奴王国”总部——西宁!

 康宁仓促间集结起他那支引以为傲的“万骑联合国军”(鲜卑冲锋队、羌族弓箭营、匈奴重甲师),在黄河峡谷试图阻击。理想很丰满:利用地利,关门打狗。现实很骨感:吕光这群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西域老兵,战斗力爆表,战术素养极高。一场恶战下来,康宁的“联合国军”被打得七零八落,“万骑”成了“万匹无主的马”。史书记载这场决定性的战役,只用了冰冷的五个字:“灭康家三族”。字越少,事越大!这五个字背后,是西宁城头的血雨腥风,是康氏家族男女老少的绝望哭嚎,是河湟地区短暂“独立”梦的彻底终结。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康宁那颗曾经梦想戴上“匈奴王”冠冕的头颅,被高高悬挂在姑臧城门上“展示”时,吃瓜群众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嚯!这位仁兄创了个纪录啊!在混乱的十六国百余年间,称“大单于”的匈奴首领不少(比如赫连勃勃他爹刘卫辰),但敢直接称“匈奴王”的,康宁是独一份!这份勇气(或者说中二?),绝对值得在“十六国奇葩创业史”上记一笔。只可惜,这份“王”的荣耀,只兑换了三百多天的“体验卡”。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实乃“年度最惨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