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后凉叛乱枭雄王穆:河西走廊的猜忌狂魔与他的凉州梦(第2页)
张掖太守彭晃:这位是张掖(今甘肃张掖)的地头蛇,手握实权。一看王穆在酒泉搞事,康宁也加入了,心想:“这波不能错过,上车!”
于是,一个以酒泉王穆为核心,西平康宁、张掖彭晃为两翼的“反吕铁三角”正式成立!地图上看,三人势力从西到东(酒泉-张掖-西平),几乎连成一条线,把河西走廊中西部牢牢掐住,吕光的老巢姑臧瞬间感觉被包了饺子。王穆的“凉州创业2.0版”,开局形势一片大好。
光有武夫不行,还得有文化人撑场面、拉人心。王穆把目光投向了敦煌(今甘肃敦煌)——河西的文化高地。那里住着一位重量级大v:名士郭瑀。王穆派出使者,带着满满的诚意(主要是画饼)去邀请郭老师“出山”。
郭瑀接到邀请,内心戏十足。史载他“喟然而叹曰:‘临河求溺,不卜命矣!’” 大意是:“这感觉就像站在河边找淹死啊,还用算卦吗?凶多吉少啊!” 但郭老师毕竟是有情怀的儒家知识分子,他的核心诉求是“救民于左衽”(左衽指胡人衣襟左开,代指异族统治)。想到吕光这“氐人老板”统治下的凉州,郭老师一咬牙一跺脚:“为了民族大义,拼了!这趟浑水,我趟了!” 他不仅自己出山,还拉上了另一位敦煌名士索嘏,哥俩一起拉起了一支五千人的“义军”(知识分子粉丝团战斗力也不容小觑),还豪气地赞助了王穆三万石军粮!这简直是雪中送炭加品牌背书!
王穆大喜过望,立刻给郭瑀封了个高大上的“太府左长史”(总理府首席秘书长),让索嘏当了“敦煌太守”(相当于让股东回去管自己的地盘)。一时间,王穆集团文武兼备,从酒泉到敦煌,河西走廊西段尽在掌握。郭瑀的加入,相当于给王穆的“凉州牧”头衔镀了一层“仁义”的金,号召力倍增。王穆的事业,此刻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春风得意马蹄疾,感觉姑臧的龙椅都在向他招手。
五、猜忌上头,“朋友圈”拉黑与自毁长城
然而,巅峰往往紧挨着悬崖。王穆坐在酒泉的“凉州牧办公室”里,看着地图上越来越大的地盘,听着手下汇报各路“诸侯”的动态,心态开始悄然变化。特别是关于敦煌太守索嘏的消息,不断传来:“索太守在敦煌深得民心啊!”“索公德高望重,百姓称颂啊!” 这些原本是好事的话,在王穆听来,却像一根根刺扎在心上。
一些心怀叵测的“小人”(这种人哪个时代都不缺)开始在他耳边吹风:“老大,您看索嘏在敦煌那威望,简直要上天了!他要是哪天想单干,咱可拦不住啊!”“郭瑀、索嘏他们这些读书人,心眼多着呢,现在支持您,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反水?” 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在王穆多疑的心里疯狂滋长。他越想越觉得索嘏是个威胁,越想越觉得郭瑀他们动机不纯。权力,这杯毒酒,已经开始侵蚀他的理智。
终于,猜忌战胜了理智,王穆做出了一个堪称“自毁长城”的史诗级昏招:他下令——进攻敦煌!讨伐索嘏!这个命令一出,别说敌人,连自己人都惊呆了!打谁?打那个给你运粮三万石的盟友?打那个帮你稳定敦煌大后方的功臣?王老板,您这脑回路是被门夹了吗?
消息传到敦煌,郭瑀如遭五雷轰顶。他星夜兼程赶到酒泉,冲进王穆的府邸,上演了一场痛彻心扉的“死谏”。史载郭瑀拉着王穆的衣袖,涕泪横流:“主公!主公啊!您醒醒啊!大业未成,根基未稳,您就要诛杀立下大功的贤臣?!这是亡国之兆!是自取灭亡啊!您这么做,会让天下义士寒心,会让支持我们的士族离心离德啊!快收回成命吧!”(原文:“未建大业而诛功臣,此亡国之兆!”)
可惜,此时的王穆,猜忌之心已经塞满了耳朵,什么忠言都听不进去了。他冷酷地拂开郭瑀的手,拒绝了劝谏。郭瑀万念俱灰,回到敦煌,对着自己的学生悲叹:“我本想解救百姓于胡人统治(左衽)之苦,未曾想,胡患未除,索公却要先遭毒手了!天意啊!” 这位以气节着称的大儒,选择了最决绝的方式抗议——绝食!七日之后,郭瑀带着无尽的悲愤与失望,含恨而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瑀一死,王穆进攻敦煌的最后一丝顾忌也没了(或者说他更觉得郭瑀是“畏罪自杀”了?)。索嘏很快兵败被杀。王穆看似“解决”了心腹大患,拿下了敦煌。
然而,他捅的却是自己心脏!郭瑀绝食而死,索嘏无辜被杀的消息,如同两颗重磅炸弹,在河西士族和所有支持王穆的人心中炸开。大家彻底看清了王穆的真面目:刻薄寡恩,猜忌成性,过河拆桥!什么“救民于左衽”?不过是满足自己权欲的幌子!道义的光环瞬间崩解,人心彻底凉透。原本稳固的河西士族支持,顷刻间土崩瓦解。王穆的“凉州创业2.0版”,核心团队被他亲手拆散,用户(民心)大面积流失,服务器(军心)即将宕机。自毁长城,莫此为甚!
六、树倒猢狲散,骍马悲歌
王穆在酒泉的“精彩”内斗大戏,隔壁姑臧的吕光看得清清楚楚,乐得合不拢嘴。他正愁怎么对付这个“反吕铁三角”呢,结果对方Ceo自己开始玩“办公室政治”,把最能干的Cto(郭瑀)和Coo(索嘏)给逼死了!吕光内心os:“感谢王老铁送来的神助攻!火箭刷起来!”
时机成熟,立刻动手!公元388年初,吕光亲率两万精锐大军,直扑王穆的老巢——酒泉。此时的王穆,刚刚经历了自导自演的“敦煌惨剧”,内部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听说吕光大军杀到,王穆慌了神,仓促组织抵抗?不,他选择了三十六计走为上——弃城东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