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南凉宗室秃发文支:乱世河湟的“带城投名状”玩家
话说在中国历史最热闹的“大乱炖”时期——十六国,河西走廊这地方堪称“诸侯争霸”的真人秀现场。在“五凉”这群雄逐鹿的舞台上,有一位名叫秃发文支的鲜卑贵族老哥,他的职业生涯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职场生存指南。今天还是南凉王室的顶梁柱,明天就成了北凉公司的封疆大吏。史书上给他贴了个“叛臣”的小标签,但仔细瞧瞧,这位老兄在乱世中的操作,更像是在玩一场高难度的“带城跳槽”游戏,目的嘛,除了自保,似乎还想着保一方平安。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位“跳槽”高手的传奇人生。
第一幕:根正苗红,南凉“绩优股”的崛起之路
秃发文支,听这姓就知道,根正苗红的南凉王室秃发鲜卑家的人。南凉开国老大秃发乌孤,带着族人从草原南下,在青海湟水流域扎下根,397年正式挂牌成立“南凉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公司创始家族的vip成员,文支小老弟一毕业(成年)就被委以重任——湟河太守(大概管今天青海化隆一带)。这可是南凉的核心粮仓兼战略缓冲区,相当于把公司的金库和保险柜钥匙都交给他了。
这位年轻的“官n代”还真有两把刷子!他不搞苛捐杂税那一套,专心鼓励大家种地养羊搞生产,把湟河郡治理得井井有条,仓库堆满了粮食,老百姓也懂规矩了,社会相当和谐。用现在的话说,kpi完成得相当漂亮!
老板(南凉第二任国主秃发利鹿孤)一看,这小伙子是个人才啊,得加担子!于是提拔他为镇南将军。当时南凉南边老有羌族部落来“串门”(其实是抢东西),烦得很。文支将军二话不说,亲自带着三千精锐骑兵,深入羌人地盘,上演了一出“七进七出”(夸张了点,但确实打了好几个漂亮仗),把闹事的羌人赶得远远的。刚喘口气,西边(可能是匈奴别部)又趁火打劫。文支将军立马调转马头,一顿操作猛如虎,“砍瓜切菜”般收拾了来犯之敌,缴获的牛羊多得数不过来。河西走廊的老百姓都传开了:“有文支将军在,胡人马队别想过湟水!”妥妥的南凉“定海神针”兼“国民男神”。
第二幕:国都守门员与“肉袒面缚”的跳槽名场面
公元402年,南凉把“总公司”搬到了更繁华、更重要的凉州核心城市——姑臧(今甘肃武威)。这可是丝绸之路上的“钻石地段”,自然成了周边“友商”(西秦、北凉、后秦等)眼红的对象。南凉第三任老板秃发傉檀把守城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了最信任的文支,握着他的手深情款款(脑补):“兄弟,姑臧能不能保住,全看你了!你可是咱家的千里马啊!”
文支守城,那真是把“智谋”点满了。有一次,西秦的乞伏炽磐带着大队人马来“拜访”(砸场子)。文支不慌不忙,晚上让士兵把稻草人穿上军服,插满火把放在城墙上,搞得灯火通明,好像守军密密麻麻。实际上呢?他亲自带着精锐部队,悄咪咪溜出城,给睡梦中的西秦大营来了个“午夜惊喜套餐”!等西秦军惊醒,乱成一锅粥时,姑臧城门突然大开,埋伏好的南凉骑兵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冲出来,把西秦军打得哭爹喊娘,一口气追出去上百里。这场“草人借势”+“中心开花”的防守反击战,打得漂亮!老板傉檀高兴坏了,立刻封文支为“兴城侯”,相当于发了块纯金大勋章,再次认证“吾家千里驹”!
可惜啊,个人能力再强,也架不住“公司”整体经营不善。到了公元414年,南凉摊上大事了——闹饥荒!而且是毁灭性的那种,“路上饿死的人都能把道儿堵了,惨到人吃人”的地步。隔壁“友商”西秦一看,哟,机会来了!趁你病,要你命,发兵猛攻。南凉主力部队在岭南(青海湖以南)被打得大败,老板秃发傉檀自己都扛不住,向西秦投降了。
消息传到还在湟河郡苦苦支撑的文支耳朵里,他瞬间懵了:老板都投了,我这还守个啥劲儿?更要命的是,北凉的大老板沮渠蒙逊,正带着数万大军(史书没说十万,但肯定不少)兵临城下,虎视眈眈。湟河郡内,粮食早吃光了,士兵饿得都快把对方当口粮了(“易子而食”),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