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南凉张掖王秃发保周:亡国王子的复国梦与史诗级翻车现场(第2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三幕:张掖“创业”——凉王速成班开课啦!(仅限十个月)

 时间快进到公元439年。北魏现任Ceo拓跋焘是个狠人,亲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北凉,准备把最后一个割据西北的“钉子户”北凉给拔了。大军过处,烟尘蔽日。在张掖“看仓库”(被封为张掖王,负责安抚当地鲜卑各部)的保周,看着老板带着主力倾巢而出,家里就剩几个保安(兵力空虚),再一打听,老冤家柔然又在北边搞事情(大举入寇),他那个沉寂了二十多年的“创业心”瞬间死灰复燃,而且燃成了熊熊烈火!

 “天时!地利!人和!(虽然人和可能有点勉强)” 保周激动地搓手手,“此时不干,更待何时?老爹老哥在天之灵看着呢!” 于是,就在拓跋焘在姑臧城下热火朝天搞“拆迁”的时候,公元439年六月十二日,保周在张掖城头,把那面尘封已久的秃发部苍狼旗“唰”地一下升起来了!他清了清嗓子,对着下面懵逼的群众和闻讯赶来的鲜卑各部代表,郑重宣布:“我,秃发保周,今天起,就是‘凉王’啦!南凉,原地复活!2.0加强版!”(史称“后南凉”,听起来像手游新服开张)。

 “保周屯于张掖叛,自称凉王。”——《十六国春秋辑补》

 你还别说,北魏这些年对河西的统治,也不是人人都满意。那些觉得被压迫、被忽视的鲜卑部落(什么秃发本部、乙弗部、乞伏部等),一看“老东家”的后人竖旗了,呼啦啦都跑来“入股”了。短短一个多月,保周同志竟然拉起了数万人的“创业团队”!张掖周边郡县纷纷“响应风投”,他的“凉王”地盘初具规模。他还很有“国际视野”,派人联络北边的“友商”柔然,打算来个南北夹击,让北魏“顾头不顾腚”。保周坐在临时王座上,看着地图上被自己点亮的区域,心里那叫一个美:老爹,您瞅瞅,儿子出息了!

 第四幕:老板回来了!创业凉王的“破产清算”倒计时

 保周在张掖搞得风风火火,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北魏朝廷。当时留守平城的重臣崔浩(顶级谋士,人送外号“北魏诸葛亮pLus”)拿着战报,看着地图,嘴角露出一丝高深莫测(可能还带点不屑)的微笑:“跳梁小丑尔!等陛下腾出手来…” 言下之意:小子,别嘚瑟,等我们大老板出差回来,分分钟收拾你!

 果然,公元440年四月,刚刚在北凉“拆迁”完毕、把北凉末代君主沮渠牧犍打包带回平城的太武帝拓跋焘,连庆功酒都没喝利索,就大手一挥:“永昌王拓跋健,你去!给朕把张掖那个‘凉王体验卡’过期的家伙处理了!” 北魏精锐铁骑,像一片复仇的黑云,杀气腾腾地扑向河西。

 七月,决战在番禾县(今甘肃永昌)上演。拓跋健可不是吃素的,北魏铁骑更是冷兵器时代的“坦克集群”。保周拉起来的“创业团队”,虽然人多,但成分复杂(各怀心思的部落联军),训练和装备都差了一大截。更要命的是,这些当初喊着“跟保周王干!”的鲜卑部落一看北魏正规军真来了,而且杀气腾腾,立刻上演了“塑料兄弟情”的经典戏码:阵前倒戈、作鸟兽散…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魏军摧枯拉朽,保周兵败如山倒,一路败退。最后,他和他的残部被死死围困在焉支山(山丹胭脂山,盛产美女和……呃……败军之将?)下。环顾四周,曾经旌旗招展,如今只剩寥寥几个灰头土脸的亲兵。保周看着他们,再看看远处魏军森严的阵势,突然放声大笑,笑声里满是苍凉:“哈哈哈!当年父王被毒杀的时候,秃发家就该绝了!我这是……回光返照啊!” 这笑声,比哭还难听。

 公元440年七月二十七日,穷途末路。秃发保周最后一次抚摸那把陪伴他半生、刻着狼头图腾的佩刀,刀身映出他疲惫而决绝的脸。然后,寒光一闪……这位“后南凉”的凉王,结束了他仅仅十个月的“创业”生涯。他的头颅,被快马加鞭送往北魏都城平城,成了拓跋焘战利品陈列室(如果有的话)里的一件新藏品。

 讽刺的是,就在保周的头颅在驿道上“旅行”的时候,他的亲弟弟源贺,正在平城庄严的太武殿里,恭敬地从太武帝手中接过象征最高军事荣誉之一的“太尉”印绶。一个头颅北上,一颗官印在手。命运在这一刻,完成了它残酷而精准的对称:二十五年前,乞伏炽磐一杯毒酒终结了秃发傉檀;二十五年后,拓跋焘的大军剿灭了秃发保周。而源贺,跪在皇帝面前,或许流下了复杂的泪水——为兄长的死?为家族的又一次劫难?还是为……秃发家终于在北魏朝廷扎下了根?

 第五幕:戈壁滩上的“命运双生花”——打工人与创业狗的悲喜剧

 把秃发保周和源贺这对亲兄弟的人生简历摆在一起,简直是“同人不同命”的教科书级案例。

 场景一:秃发保周“凉王”速成(与速朽)时间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