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西秦孤勇者焦楷:一场万人参与的复活赛秒变失业现场(第2页)
史书记载了一个惊人的数字:短短二十天!仅仅二十天!焦楷的“西秦复兴创业项目”,就吸引了“万人响应”!这可不是虚数,是实打实的“万人誓众”!一支打着“光复西秦”旗号、由流亡官兵、地方豪强武装和平民组成的“复国联合纵队”,在广宁城下迅速集结完毕。那场面,想想就壮观:旌旗招展,人喊马嘶,空气中弥漫着“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悲壮与豪情。史官都忍不住记了一笔“陇右豪帅,竞募义兵”,妥妥的年度现象级“众筹”事件!焦楷,瞬间从“失业高管”变成了万人拥戴的“复国Ceo”!
第三幕:天降“陨石”——史上最坑爹的“项目终结者”
就在这支万人“复仇者联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剧本都写好了——寻王子、立新君、练兵秣马、北伐赫连定、迎回老老板(如果还活着的话)…… 眼瞅着就要上演一出荡气回肠的“王子复仇记”+“帝国反击战”!
然而!历史的编剧最擅长在关键时刻发刀片!就在这节骨眼上,项目最核心的“天使投资人”、定海神针、智囊担当、资源提供者——焦遗老爷子,他!病!逝!了!
晴天霹雳啊同志们!这感觉就像你辛辛苦苦拉到了风投,组建了豪华团队,眼看公司就要上市敲钟了,结果最大的金主爸爸兼技术大牛突然…… 嘎嘣,没了!这项目还怎么玩?
年轻的焦楷站在父亲的灵堂前,看着城外那支刚刚集结起来、还热乎着的万人队伍,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拔剑四顾心茫然”。老爹一倒,不仅仅是精神支柱垮了,更重要的是——老爹几十年积累的政治威望和人脉网络,瞬间归零。那些地方豪强,是冲着“镇国将军焦遗”的面子来的,你焦楷一个年轻“前太子秘书”,分量差远了。
广宁这块地盘的控制力和后勤保障,也随着老爹的去世变得岌岌可危。没地盘没粮饷,万人队伍喝西北风打仗吗?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这盘棋,没老爹坐镇,他焦楷一个人根本hold不住!万般无奈之下,焦楷只能含着泪,咬着牙,走到那满怀期待的万人队伍前,宣布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诸位…… 散了吧……各……各回各家吧……” (自行脑补哽咽语气)
史书没记载当时的场面,但我们可以想象:那绝对是大型“失业现场”加“梦想破灭”的悲情画面。有人捶胸顿足:“天亡我西秦啊!”有人掩面痛哭:“焦将军,您怎么就走了啊!”有人茫然四顾,不知前路何方。这支曾经让赫连定都得捏把汗的“西秦复兴军”,连敌人的面都没见着,就因为核心“服务器”宕机,原地解散了。堪称史上最憋屈的“项目流产”。
同年四月,心灰意冷的焦楷,彻底成了“孤家寡人”。他收拾起破碎的复国梦,像很多乱世失意的“前高管”一样,踏上了西行“再就业”之路——流亡河西,投奔北凉去了(北凉老板沮渠蒙逊,当时是相对稳定的“雇主”)。
而历史的讽刺剧还没演完。就在焦楷黯然西行后不久,同年六月,一个更冰冷、更残酷的消息传来:被俘的西秦末代老板乞伏暮末,连同他那五百多号宗室“老员工”,被赫连定这个“并购屠夫”,一股脑儿全给“优化”(杀掉)了!西秦王室血脉,就此彻底断绝。焦楷在河西某个客栈里,可能正对着浊酒一碗发呆,听到这消息时,恐怕连哭都哭不出来了——他拼尽全力想拯救的“公司”和“老板”,最终连渣都没剩下。他试图点亮的“复国之灯”,终究被历史的风暴无情吹灭,只留下史书上一行冰冷的血泪记录。
第四幕:孤忠的背影——一个时代落幕的注脚
焦楷的复国行动,虽然像一场轰轰烈烈的烟花秀,刚点亮夜空就迅速熄灭,但它却在历史的底片上,留下了一道深刻的“忠义曝光”。
乱世中的“士魂”手办: 当西秦的鲜卑“股东”们或降或死,纷纷“跳船”时,焦楷这个汉族“职业经理人”,却成了最执着于“公司品牌”的人。他提出的“立新主,续宗庙”方案,充满了儒家士大夫对“正统性”和“文化传承”的执念。他不是愚忠暮末个人,而是忠诚于那个他和他家族服务了几十年的“西秦”政体本身。这种在“公司破产”后还想着“重组品牌”的劲头,是儒家“士为知己者死”信条在乱世中的极致体现。
万人响应的秘密: 为什么焦楷能一呼百应?这背后是焦氏家族几代人在陇西经营积累的超级“koL”信誉值(焦遗的威望),以及西秦政权独特的“胡汉羌氐联合董事会”模式的最后余晖。汉人士族(焦家)、鲜卑贵族(乞伏氏)、羌氐豪强(地方武装头子),甚至普通百姓,在那个瞬间,对“西秦”这个共同体还有着共同的认同和怀念。焦楷的誓师坛,成了这种复杂认同最后的“实体打卡点”。
小主,
失败的必然性: 焦氏父子的失败,简直就是西秦灭亡的“番外篇”。他们的计划再巧妙,也建立在两个脆弱基础上:焦遗个人的威望和寿命(结果老爷子挂了),以及西秦旧有统治基础的残存(结果早被战争摧残得七七八八了)。焦遗一死,立刻暴露了这个“复兴项目”的根基是多么虚浮。焦楷的流亡,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彻底终结——陇西鲜卑与汉人士族豪强“共治陇右”的独特政治模式,随着西秦的灭亡和焦家的失势,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