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西秦悍将翟瑥:那个敢用剑给老板“提意见”的职场天花板

序幕:战场上“剑锋所指,绩效所向”的硬核劝谏


 在公元394年某个风和日丽(也可能黄沙漫天)的陇西日子,西秦集团的“区域总经理”乞伏轲弹同志,正带着三万精骑,迎战前秦苻崇和仇池氐王杨定组成的“复仇者联盟”四万大军。结果,开局不利,第一波团战打输了。乞伏轲弹同志看着损失惨重的“报表”,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风紧,扯呼?保存实力才是王道啊!”


 就在他准备下达“战略性撤退”(俗称跑路)指令的关键时刻,只听“锃——”一声,一道寒光闪过,不是闪电,是剑光!只见他身边的“司马”(相当于高级参谋兼军纪委员)翟瑥同志,拔剑出鞘,剑尖直指自家主帅的鼻梁骨(也可能是胸口,史书没写那么细,反正很吓人就对了)。


 空气瞬间凝固,连马儿都不敢打响鼻了。翟瑥同志开启了“职场咆哮体”模式,声音洪亮得估计连对面敌军都能听见:“老大(主上)那么英明神武打下了这份基业,把兵权交给你这位皇亲国戚当元帅,是让你来摸鱼的?输了一小仗就想跑?你对得起老板的信任吗?对得起兄弟们流的血吗?(主上以雄武开基,所将之兵以付将军,宜竭力致命,以副本望!)现在咱们还有兵有将,是爷们就该死战报国!(今兵虽失利,势犹可战!)你今天敢退一步试试?信不信我当场就‘优化’掉你,拿你祭旗,给兄弟们加个‘鸡血buff’?(将军若退,便当斩将军以徇众!)给我冲!(将军其勉之!)”


 好家伙!这哪是提建议?这简直是“物理性”kpi考核!把“末位淘汰制”玩成了“当场淘汰制”!乞伏轲弹同志被这“剑锋所指,绩效所向”的硬核劝谏惊得一身冷汗,瞬间cpu过载重启成功。面子?里子?保命要紧!他赶紧点头如捣蒜:“诺!诺!兄弟说得对!冲!必须冲!给我往死里冲!”(轲弹曰:“诺。”)


 于是,一场惊天大逆转上演了。被逼到墙角(也可能是被剑指着后背)的乞伏轲弹,爆发出洪荒之力,带着被翟瑥“骂”醒的军队,嗷嗷叫着反扑回去。结果?不仅把“复仇者联盟”揍得找不着北,还顺手把对方两位大佬——杨定和苻崇给“永久性优化”(阵斩)了!西秦集团不仅避免了破产清算,还趁机吞并了陇西大片优质“资产”,完成了关键性的“市场扩张”。


 庆功宴上,集团大老板乞伏乾归拍着翟瑥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小翟啊!你这‘员工意见反馈’的方式……够硬核!够直接!效果杠杠滴!‘司马’这职位配不上你了!去!给我当‘吏部尚书’(首席人力资源官)兼‘定州刺史’(大区总经理)!以后集团里谁再敢摸鱼划水、临阵退缩,你就用这法子,给我往死里‘激励’他们!”(当然,后面这句是笔者脑补的老板内心os)。


 就这样,靠着一次史上最硬核的“向上管理”,翟瑥同志,这位来自敦煌的“浔阳翟氏”子弟,完成了职场三级跳,一跃成为西秦帝国的核心高管。他的简历上从此多了一条金光闪闪的履历:“曾以物理手段成功激励直属上司超额完成关键业绩指标(kpi),并直接促成公司重大战略并购。”


 第一幕:鲜卑硬汉的“简历优化”之路——从砍人到“砍”流程


 翟瑥wen(有时也写作翟勍qing,可能是史官手滑或者他自己用了曾用名),可不是什么草根逆袭。人家是正儿八经的“陇西豪族”,敦煌“浔阳翟氏”的公子哥。在讲究“拼爹”、“拼祖宗”的十六国时代,这张“镀金名片”足以让他躺平享受人生。但翟瑥同志偏不!他的人生信条大概是:简历再漂亮,不如砍人砍得漂亮;家世再显赫,不如功勋显赫! 职场晋升?全靠真刀真枪拼出来的“硬核绩效”!


 平川之战后,他从“高级参谋\/军纪委员”(司马),如同坐上了老板的专属火箭,直接蹿升到“中央组织部部长兼河北分公司老总”(吏部尚书兼定州刺史)。别人升职靠做精美的ppt汇报、写天花乱坠的述职报告、搞点办公室政治。翟瑥呢?他的升职报告大概就一行字:“于阵前物理说服主帅反败为胜,斩敌酋两名,拓地千里。老板看着办。” 效果立竿见影。


 时间转眼到了公元395年。大老板乞伏乾归觉得“河南王”这个title不够霸气,决定升级公司品牌,正式称“秦王”,国号还是“秦”,但前面加了个“西”字以示区别(西秦集团正式挂牌上市!)。新公司新气象,不能再像以前部落联盟那样“草台班子”了,得正规化!现代化!于是,轰轰烈烈的“汉化改制”运动开始了。


 翟瑥同志,这位刚刚用剑证明了自己“执行力”的鲜卑猛男,被老板委以重任——牵头组建“汉化改制办公室”,担任办公室主任(实际主导者之一)。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群习惯了骑马砍杀、大碗喝酒的鲜卑壮汉,围坐在案几旁,抓耳挠腮地研究《周礼》、《晋官品》这些汉人的“管理宝典”。空气中弥漫着困惑和羊肉味。


 翟瑥(可能一边擦着佩剑一边吐槽):“咱以前抢地盘,讲究的是马快、刀利、嗓门大!现在倒好,得研究什么‘三省六部’、‘九品中正’?还得搞kpi考核?年终述职咋写?‘本年阵斩敌将xx名,效率同比提升xx%’?” 吐槽归吐槽,翟瑥同志的执行力是顶级的。他和左仆射边芮、右仆射秘宜等“改革派”紧密合作(边、秘二人更像是汉人“技术专家”)。翟瑥以其鲜卑贵族的身份和老板的绝对信任,成为了平衡“宗室勋贵”与“汉人技术官僚”的关键枢纽。


 “吏部尚书”这个职位选他,老板真是神来之笔! 你想啊,管人事,最重要的是啥?公平?能力?在乱世,更重要的是老板的绝对信任和能镇得住场子的“物理说服力”! 有翟瑥坐镇吏部,那些仗着是老板亲戚就想混吃等死的宗室们,敢乱伸手要官?想想平川之战那把剑!那些有真才实学的汉人寒士,也看到了希望,毕竟这位“活阎王”部长,似乎只认能力不看出身(至少表面上是)。翟瑥推动建立的这套“胡汉共治”体系,硬生生地把西秦从一个“家族作坊+部落联盟”,拉扯着向“中央集权正规军”转型。这为西秦接下来短暂的强盛,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制度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