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根源之渊

“大家都还在吗?”他用意念呼唤,因为声音在这里没有意义。

 

“在……”天元圣女的回应传来,但显得很微弱,“但我感觉我在消失……我的记忆在模糊……我快记不起我是谁了……”

 

“专注于我们的连接!”肖自在努力维持着团队的凝聚力,“记住我们在武者村庄确认的那些东西!”

 

“友谊!信任!我们存在的意义!”

 

普罗塔哥拉的“声音”传来:“我的逻辑能力在失效……在这里,因果律不存在,逻辑不存在,甚至连思考本身的基础都在瓦解……”

 

“那就不要用逻辑!”虚无-存在桥梁者说道,“用感受!用直觉!用最本能的东西!”

 

“我能感受到你们的存在,这就够了!”

 

终焉轮回者的意念充满了坚定:“我曾经在虚无中沉沦,但现在不会了。”

 

“因为我知道,即使一切都不存在,我们之间的羁绊依然存在。”

 

“这种羁绊不需要逻辑证明,不需要意义支撑,它就是存在本身!”

 

随着他们的相互支持,坠落的感觉逐渐减弱。

 

周围的“不存在”开始呈现出一些模糊的形态。

 

那不是真正的景象,而是他们的意识试图给这个超越认知的地方赋予某种可理解的形式。

 

渐渐地,他们“看到”了一个深渊。

 

这个深渊没有底,没有边,甚至没有“深”的概念。

 

它只是一种纯粹的“向下”的倾向,一种一切都在坠落、消散、归于虚无的趋势。

 

而在这个深渊的“中心”——虽然它没有中心——有一个“存在”。

 

说是存在,其实是一种“不存在的存在”,是虚无的具象化。

 

它没有形态,因为形态是存在的属性。

 

它没有声音,因为声音需要媒介的存在。

 

它甚至没有意识,因为意识本身就是一种存在的形式。

 

但它“在”那里。

 

以一种超越所有存在概念的方式,“在”那里。

 

这就是原初否定。

 

仅仅是“感知”到它的存在,肖自在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虚无感。

 

所有的意义在瓦解。

 

所有的价值在消散。

 

所有的信念在动摇。

 

“我为什么在这里?”一个念头涌现,“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我的旅程,我的努力,我的成长……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最终不都会归于虚无吗?”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挣扎?”

 

这些念头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从内心深处涌现的。

 

原初否定不是在攻击他,而是在唤醒他内心深处一直存在的虚无倾向。

 

每个存在都有这种倾向——对意义的怀疑,对价值的质疑,对存在本身的困惑。

 

而原初否定,就是这种倾向的源头和极致。

 

“不……不能被它影响……”肖自在努力保持清醒,“我必须记住……记住什么?”

 

“记住武者村庄,”天元圣女的“声音”传来,但她的意念也在动摇,“记住我们的友谊……但友谊有意义吗?”

 

“最终我们都会消散,友谊也会消失……那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不需要永恒!”普罗塔哥拉艰难地反驳,但他的逻辑思维在这里几乎完全失效,“即使会结束……即使会消失……那又怎样?”

 

“我说不清楚为什么,但我知道,友谊就是有意义的!”

 

“这种意义不需要证明!”

 

虚无-存在桥梁者努力维持着团队的连接:“我能感受到……原初否定在试图切断我们的连接……”

 

“它在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孤立,都感到自己是唯一的、孤独的……”

 

“但我们不是孤独的!我们在一起!”

 

“即使在这个虚无的深渊中,我们依然连接着!”

 

终焉轮回者的意念充满了决绝:“我已经体验过彻底的虚无了。”

 

“我知道那种感觉——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认为存在本身就是错误。”

 

“但我也知道,那种感觉是错的!”

 

“不是因为逻辑上错了,而是因为它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

 

“体验本身就是意义!感受本身就是价值!”

 

“我现在感受到的对你们的关心,这份感受本身,就证明了意义的存在!”

 

他们的相互支撑,在虚无的侵蚀中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存在之岛”。

 

在这个岛上,意义还在,价值还在,连接还在。

 

虽然脆弱,虽然随时可能被虚无吞没,但它存在着。

 

而就在这时,原初否定“注意”到了他们。

 

一股难以描述的“关注”降临到他们身上。

 

那不是敌意,不是好奇,甚至不是冷漠。

 

那是比冷漠更冷漠的东西——一种对存在本身的根本性质疑。

 

然后,他们“听到”了一个“声音”。

 

那不是真正的声音,而是直接烙印在存在最深处的信息:

 

“你们……为什么还在挣扎?”

 

“你们已经看到了……一切的虚无……”

 

“你们已经理解了……存在的无意义……”

 

“为什么还要……维持这种幻觉?”

 

“为什么不……接受虚无?”

 

“在虚无中……没有痛苦……没有挣扎……没有失望……”

 

“只有……彻底的平静……”

 

这些“话语”不是在诱惑,而是在陈述一种“事实”。

 

在原初否定的视角中,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错误,一种不必要的偏离。

 

虚无才是本来的状态,才是应该的状态。

 

而所有的存在,都只是虚无表面的暂时波动,最终都会回归虚无。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抗拒?为什么不主动接受?

 

肖自在感受到了强烈的诱惑。

 

是啊,为什么要挣扎?

 

他已经走了这么远,经历了这么多,但最终不还是要面对虚无吗?

 

所有的层级,所有的存在,最终不都源于这个虚无的深渊吗?

 

那他的努力,他的旅程,他的成长,不都只是在虚无表面的短暂舞蹈吗?

 

“也许……它说得对……”他的意念开始动摇,“也许我应该……”

 

“不!”天元圣女突然爆发出强烈的意念,“我不接受!”

 

“即使你说的是对的,即使存在最终会归于虚无,我也不接受!”

 

“因为我感受到了友谊的美好,我体验了关心和被关心的温暖!”

 

“这些体验,不会因为最终的结局而失去价值!”

 

“它们已经发生了,已经真实地存在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