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页)

 也正是因此,学堂里面的学生也不多,科举的好苗子几乎都奔着如海学堂的名声去了那里。 

 剩下的那些都是没有基础或者家穷的。 

 就算如此剩下的人也不少,但周夫子也不是来人就收,他自有一套挑人的原则,这谁也不知道。 

 他们学堂因为夫子没有成亲的缘故,就只有小吴在帮忙处理杂事,周夫子除了授课其他的杂务一窍不通。 

 而学堂里的这几个人,吕家是白山县的大地主,之所以家境不错还来这里念书,是因为那边的夫子见了吕大胜之后嫌他愚钝,怕他连最基本的童生都考不上坏了学堂的名声,不肯收他。 

 吕父一怒之下这才送到了上善学堂。 

 而郑光远和夏千里,则是因为开蒙太晚,基础太差进不去如海学堂,只能来了这里。 

 赵行和齐显两人就简单多了,和丑蛋家里一样原因十分淳朴,这里的束脩比城里其他地方便宜··· 

 六人虽然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来到这里念书,但读书却有一个共同目标。 

 那就是科举。 

 几人互相聊到了未时,周夫子便过来授课了。 

 先是抽查了上午学的内容后,才开始教他们怎么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