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但我儿更不必妄自菲薄,今日那孩子确实天资不俗,但也未必是随随便便,他那夫子我认识。” 

 “虽然只是一位秀才并未取得举人、进士功名,但学识却不见得比那些人差。” 

 朱安精神了一些:“爹为何这样说?” 

 朱县令叹息:“那个孩子的夫子叫周明礼,来自禹杭周家一族,那边有‘家家礼乐,人人诗书’的风气,根本不是咱们这边能够想象的,文风如此昌盛,可想而知那边的学子有多艰难。” 

 “一整个禹杭有十个府州,几千位秀才,每次乡试的名额却只有40个,平均一个府州才4个名额,不仅要拼学识,还要拼人情世故、过硬的身体、才气名声这些,这位周夫子就是差在运道上···” 

 朱县令神色复杂,没有再说下去。 

 朱安已经吃惊地追问:“那他怎么来这?” 

 不是说雍州不好,而是雍州距离禹杭不仅远,风气也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这是别人的私事,为父不便多说。”朱县令看着儿子认真道:“明年院试,过与不过都不重要,你才九岁还有大把的时间,这次只是攒个经验罢了,为父将你接来还是那个打算,想让你跟着周夫子读书,今日你可曾有改变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