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罢免(第2页)
李恪眼神更冷了。
李道宗感到胸口压力剧增。
他没说话,因为事实就是这样,外面都在讨论,他也就跟着知道了。
“李道宗,从今天起,你不再是刑部尚书了。”
李恪冷冷道。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
李恪上任以来,很少革人的职,现在竟然直接把一个尚书革了,而且还因为是亲王。
“陛下!”
李道宗不答应了,自己只是来问问消息,就要被革职?
“退下!”
李恪的声音提高了。
李道宗咬咬牙,甩了甩袖子,转身就走了。
“你们还留着干么?要朕请你们吃饭么?”
李恪对秦琼等人也没好脸色。
这些大臣连消息都没确认就跑来质问自己,这算不算是逼宫?
李恪心里已经在考虑对朝廷官僚结构进行改革了。
李恪革了李道宗的职后,京城里的消息开始变了。
这些大臣都去查册封太子的消息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李君羡也在查,但一时间找不到消息的源头。
可消息才一个晚上就传遍了整个京城,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不是简单的传言。
把秦琼他们赶走后,李恪没心情再批改奏折。
关于太子的人选,李恪其实早就在考虑了。
李安是长子,按理应该是太子。
但李恪自己不是嫡长子,也不想让这个身份在未来几代里起太大作用。
皇子之间的竞争是避免不了的,嫡长子继承制已经显示出它的弊端了。
李恪还有自己的私心,他不确定在众多儿子中,李安是否是最出色的。
孩子们还小,很难判断。
如果不是李安最出色,那应该选谁做继承人?
这是让李恪头疼的问题,他一直在找一个完美的方案。
但世界上哪有完美这回事。
李恪想到了满清的继承制度,不立太子,而是把继承人的名字写在密诏上,一份带在身边,一份放在建储匣里。
这种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内斗,但也有问题,比如皇子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加剧。
而且这也不是完全根据能力选继承人,还是有很多主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