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十殿阎罗王张超在玉帝张兴东指导下把阴间治理得井井有条(第2页)

 

然而,整顿并非一帆风顺。阎罗殿的老官吏们自持资历深厚,对张超的改革阳奉阴违。十殿阎罗中的秦广王更是公开反对,他认为张超的做法过于激进,会破坏幽冥地府多年的“规矩”。秦广王在阎罗会议上拍案而起:“张超,你初来乍到,便要打破祖宗成法,这是乱了纲常!”

 

张超神色坚定,据理力争:“如今阴间乱象丛生,若不改革,何以维护三界平衡?玉帝有旨,命我整顿阴司,我定当不负圣恩!”双方争执不下,气氛剑拔弩张。

 

关键时刻,文曲星站了出来,他引经据典,从天道轮回、阴阳平衡的角度,阐述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他还提出了一系列折中的方案,既保留了传统制度的精华,又融入了新的管理理念。在文曲星的调解下,秦广王等人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暂时妥协。

 

第三章 制度革新

 

度过了初期的阻力,张超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制度革新。他在十殿阎罗之间建立起“联审机制”,对于复杂疑难案件,由十殿阎罗共同审理,避免一人决断的弊端。同时,他还在阴间设立“冤魂申诉处”,亡魂若觉得审判不公,可在此申诉,由专门的判官重新核查。

 
为了提高审判效率,张超命文曲星研制出“幽冥法典”,将繁杂的阴律条文进行梳理简化,明确各种罪行的惩处标准。法典一出,阴司审判有了清晰的依据,再也不会出现同罪不同罚的乱象。

 

在轮回管理方面,张超对孟婆汤寮进行了改造。他引入天庭的仙术,在孟婆汤中加入清心符,确保亡魂喝下后能彻底忘却前世,安心轮回。同时,他还在奈何桥两侧增设“轮回指引使”,引导亡魂有序通过,避免拥堵。

 

一日,一名阳寿未尽却意外死亡的书生来到申诉处喊冤。张超亲自审理此案,他命牛头马面调取该书生的阳世因果,发现是当地的土地公收受了仇家贿赂,故意疏忽,导致书生枉死。张超勃然大怒,即刻上奏天庭,请求玉帝降罪。玉帝得知后,严惩了土地公,同时褒奖了张超的明察秋毫。

 

第四章 教化安民

 

张超深知,单纯的严刑峻法只能治标,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阴间乱象,还需教化亡魂。他在阴间开设“幽冥书院”,邀请各路高僧、道长前来授课,教导亡魂放下执念,领悟因果轮回之道。书院中,佛法的慈悲与道学的超脱相互交融,许多亡魂在学习中解开了心中的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