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玉帝张兴东感悟保险有保还有险但是民生最重要是养老保险(第3页)

 

张兴东朗声大笑:“准了!朕封你为‘三界养老总管’,调天庭仙官、地府判官听你差遣,朕还要下旨:凡三界生灵,皆需缴纳‘养老功德金’,老则有养,病则有医,孤则有伴,让‘老无所依’成为历史!”

 

金光闪过,张兴东携着王晓晓化作一道流光飞向天庭。福寿社区的老人们只看到社区上空升起一道七彩祥云,祥云掠过的地方,老人们的血压更稳了,笑声更响了,连墙角的梅花都提前开了,香气里带着暖暖的福气。

 

紫霄宫内,张兴东端坐龙椅,王晓晓则站在丹陛之下,面对着满朝仙卿。她手里拿着“三界养老规划图”,正给众神讲解:“……我们先设‘天庭社保局’,按仙职、功德核算养老金;再建‘瑶池养老院’,配仙医馆、棋艺轩、音乐厅;给凡间的土地神、山神也上‘养老险’,香火不够时由天庭补足……”

 

众神面面相觑,却见太上老君第一个出列:“陛下英明!老臣的炼丹童子早该换些年轻力壮的,那些老仙们也该去养老院享享清福了!”

 

自此,天庭变了模样。南天门旁建起了“三界养老服务中心”,老仙们在这里学新法术、练太极、唱仙曲;每月初一,仙官们都会收到“养老金”,再也不用变卖法宝;就连地府的老判官,都领上了“退休工资”,执笔画生死簿时手不抖了,字也工整了。

 

张兴东常去“瑶池养老院”看望老仙,看着赤脚大仙在跑步机上锻炼,看着以前的雷部神将教小仙打鼓,看着王母娘娘给老仙们发“老年营养餐”。他想起那本《三界老龄册》,如今上面的“孤苦”“无依”字样已被“安康”“喜乐”取代,三界的老人们因为有了保障,活得比年轻时更有精神。

 

这日,王晓晓捧着“三界养老满意度报告”来见:“陛下您看,老仙们的满意度高达九成九!赤脚大仙说,他现在每天晨跑五公里,比年轻仙跑得还快;土地神们领了养老金,给凡间的孩子们买了好多糖果,说这叫‘隔代亲’。”

 

张兴东看着报告上老仙们的笑脸,忽然明白,所谓“保险”,“保”的是民生底线,“险”的是人心不安;而养老保险,保的是一个社会的温度——年轻时敢奋斗,是因为知道老了有依靠;老了能安心,是因为知道自己曾为世界添过砖。这便是“民生为大,养老为先”的真谛。

 

而那座矗立在南天门的“三界养老服务中心”,在往后的亿万年里,一直是天庭最温暖的地方。门口的石碑上,张兴东亲笔题下的“老有所养,养有所乐”八个字,在日月照耀下熠熠生辉,见证着仙凡携手,用保障温暖岁月,用关爱守护黄昏——这,才是民生最坚实的底色,也是三界最长久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