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感悟国防的力量在于强军!
天枢定,强军兴
张兴东攥碎玉盏时,南天门外的警钟正第三十七次轰鸣。仙液混着碎玉溅在龙袍上,他盯着铜镜里自己骤然泛白的鬓角,忽然想起三百年前那个清晨——灵音阁的百灵鸟衔来第一缕朝霞,他正亲手将"天枢"二字刻在镇天石上,那时的南天门,连风都带着金戈铁马的暖意。
"陛下,北溟水怪冲破玄冰结界,已吞了三座仙山!"托塔李天王的塔尖凝着寒霜,战甲上的裂痕还在渗着幽冥寒气。张兴东望着殿外翻滚的黑云,忽然发现凌霄宝殿的梁柱不知何时已蒙了层灰,那些曾经闪着金光的"国泰民安"匾额,竟在妖气侵袭下褪成了暗黄色。
三百年前的天庭,从不是这般模样。
那时的天兵天将,个个能挥剑断流。杨戬的三尖两刃刀常悬在南天门,映得云海都泛着银光;哪吒的风火轮碾过瑶池时,连莲花都要为他让道。张兴东记得自己最爱站在观星台,看十万天兵列阵操练,甲胄相撞的声响能震得二十八星宿都睁眼,那是比任何仙乐都动听的调子。
变故是从百年前开始的。先是东海龙王以"四海无虞"为由,削减了三成水师;接着是太白金星进言,说"天道贵柔",不如将铸剑炉改造成炼丹房。张兴东那时正沉迷于瑶池琼楼的新曲,竟鬼使神差地准了。直到去年冬天,北极紫微宫的守将送来急报,说镇守天枢星的神兵,连像样的铠甲都凑不齐了。
"传旨,重启天工营,三日之内,我要看到新铸的斩妖剑。"张兴东的声音撞在殿柱上,惊起梁上积尘。可当他踏上天工营的门槛时,心却凉了半截——曾经能熔化星辰的火炉只剩残烬,工匠们正围着丹炉打盹,炉边散落的,竟是些刻着"平安"字样的祈福牌。
"陛下,如今四海升平,铸剑何用?"老工匠颤巍巍地叩首,手里还捏着没刻完的桃木符。张兴东指着南天门外隐约可见的妖气,忽然想起幼年时,父皇带他看的那场封神之战——那时的天兵,哪怕只剩断剑,也要用牙咬碎敌人的喉咙。
他没说话,只是从龙袍袖中取出一块玄铁。那是当年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定海神针边角料,被他藏在宝库三百年。"今日,朕亲自动手。"
火星溅在龙袍上时,张兴东闻到了熟悉的铁腥气。他想起杨戬教他劈柴时说的话:"刃要利,心要硬,护不住身后的人,再好看的剑也是废铁。"锤子落下的力道越来越重,震得虎口发麻,却也震散了心头积压百年的迷雾——他这些年沉迷的"太平",不过是用天兵的甲胄换来的假象,就像纸糊的南天门,风一吹就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