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梦见众神说自己应是亚洲英雄的代表(第3页)

 张兴东顺着溪流望去,看见水底沉着无数记忆的碎片:有他为救雪崩中的商旅,在喜马拉雅山筑起的冰墙;有他为平息东南亚的瘟疫,洒下的天河净水;还有他化作凡人,在恒河边帮渔民修补渔网的身影。这些他早已遗忘的小事,此刻都在溪流里闪闪发亮。

 “英雄不是称号,是生灵们记在心里的温暖。”观音大士指着水镜里欢呼的百姓,“您看他们祭拜的,不是玉皇大帝的威严,是那个愿意化作玉桥、愿意弯腰帮渔民的张兴东。”

 玉帝忽然明白过来。梦里的“亚洲英雄”,不是众神捧出来的名号,是三百年里点点滴滴的善举攒出来的信任。他想起刚才梦里最动人的一幕:那个曾被他救下的孩童,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僧侣,他在贝叶上写的不是“玉皇大帝”,而是“张兴东,救我者”。

 “传孤旨意。”张兴东转身望向众仙,“取天庭库房里的‘丰饶谷种’,分发给亚洲各地的神灵。再将天河的净水引到干旱的土地,让那里长出庄稼。”

 当谷种顺着云河飘向人间时,张兴东站在南天门外,望着脚下的亚洲大陆。此刻他肩上没有金红披风,身上也没有龙袍加身,只穿着件素色的长衫,像当年那个在昆仑山修炼的少年。他看见自己的影子投在大地上,化作条蜿蜒的河流,流过平原,越过山川,将亚洲各地的生灵连在一起。

 三日后,太白金星在紫宸殿呈上块新的玉碑,上面没有刻“英雄”二字,只刻着“张兴东与亚洲生灵同在”。玉帝摸着那些朴实的字,忽然笑了——原来被人记住的感觉,比任何称号都要温暖。

 夜深时,张兴东再次入梦。这次他没有站在凌霄宝殿,而是坐在恒河边的沙滩上,身边围着一群亚洲各地的孩童。孩子们给他讲着家乡的故事,他则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天河的模样,说那里的星星,每颗都对应着人间的一盏灯。

 梦醒时,晨光照进殿内,落在案上的水镜里。镜中,亚洲的土地上已长出嫩绿的禾苗,禾苗组成的图案,正是个笑脸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