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梦见家中养的大鹅转世投胎成人叫做李怀娥(第2页)

"就来碗鹅汤面。"他拣了张靠门的桌子坐下,目光不由自主地跟着姑娘转。她端面时步子轻快,裙摆扫过门槛时带起的风,都带着种蹦蹦跳跳的活泼;算账时低头拨算盘,嘴角会无意识地微微撅起,像在跟算珠较劲——这些小动作,都与记忆里那只总爱跟他抢算盘珠子的白鹅重合在了一起。

"您的面。"李怀娥把青瓷碗放在桌上,汤色清亮得能照见人影,浮着的油花聚成圈,恰好是鹅形的轮廓。张兴东刚要动筷,就见她突然"呀"了一声,转身往灶台跑,原来她把喂鹅的食盆忘了,三只白鹅正伸长脖子,用扁嘴啄着厨房的木门板。

"小白、小灰、墨墨,不许淘气!"她嗔怪着把食盆放在巷口的梧桐树下,那三只鹅却不买账,为首的白鹅突然扑棱着翅膀,径直朝张兴东的桌子冲来,对着他碗里的面汤猛啄。

"小白!"李怀娥惊呼着去赶,可那白鹅却梗着脖子,用红额蹭着张兴东的手背,发出"嘎嘎"的亲昵叫声。

张兴东的心猛地一缩。这只鹅的额顶也有撮朱砂红,啄他手背的力道,和三百年前那个雪夜,老伙计把冻僵的脑袋往他掌心蹭的感觉,分毫不差。他下意识地抬手,指尖刚触到鹅绒,就见李怀娥已经跑过来,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它平时不这样的,许是看您面善......"

说话间,她鬓角的茉莉掉了下来,正好落在张兴东的袖口上。张兴东捏起那朵花,突然注意到她手腕内侧有块浅粉色的胎记,形状像极了片鹅羽。

三、鹅魂入凡骨

接下来的三日,张兴东都来李记面铺吃面。他知道了李怀娥三岁时就能分清二十四种鹅叫的含义,知道了她揉面时总爱哼段没词的调子(那旋律与瑶池仙鹤的晨曲有七分相似),还知道了她最宝贝的不是祖传的面谱,而是那只叫"小白"的鹅——因为它额顶的朱砂红,和她眼角的痣长得一样。

"我娘说,我生下来那天,这只鹅就跟着送子娘娘的祥云落在了巷口。"第四日傍晚,李怀娥蹲在梧桐树下喂鹅,张兴东站在旁边听着,"它跟我最亲,我走哪儿它跟哪儿,就像......就像前世认识似的。"

张兴东望着天边的晚霞,晚霞里似乎还飘着三百年前终南山的雪。当年他飞升前夜,老伙计整夜守在丹房外,天亮时,他看见雪地里散落着根根鹅羽——那是它用喙拔下来的,堆成个小小的绒团,像是在给他留信物。

"您信轮回吗?"李怀娥突然抬头问,眼里闪着好奇的光,"我总做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站在很高的云彩上,身边有个穿龙袍的人在弹古筝,琴声里有好多好多鹅在叫。"

张兴东的心猛地一跳。那是他飞升后,在紫霄宫用"潮音"琴弹奏过的《天鹅引》,当时只为怀念老伙计,没想到竟刻进了它的魂魄里。他正想开口,却见小白突然焦躁地扑腾起来,对着西边的天空嘎嘎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