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古筝女侠王晓晓成为十万天兵天将的古筝老师(第2页)
\"就这么定了。\"玉帝拍板道,\"命你在天河水榭设坛,传授天兵琴艺。三个月后,朕要亲自查验。\"
次日清晨,王晓晓来到天河水榭,见十万天兵已列队等候。他们穿着厚重的铠甲,手里却捧着各式各样的乐器——有的扛着巨斧改的\"大筝\",有的抱着铜锣当共鸣箱,还有个虎头天兵竟把古筝绑在长矛上,说是\"方便边冲锋边弹奏\"。
\"都放下吧。\"王晓晓取出玉匣,里面是她连夜以云蚕丝所制的三十三根备用弦,\"今日先学听音。\"她轻拨琴弦,宫调的清越声响彻水榭,\"记住这声音,就像你们盔甲的金属声。\"
可天兵们哪坐得住?不过半个时辰,就有托塔的力士打起呼噜,巡海的夜叉偷偷摸出鱼虾摆弄。王晓晓见状,忽然变了曲调,弹出段《惊涛骇浪》。琴音化作无数水珠,劈头盖脸地打在偷懒者身上,却不伤皮肉,只让他们激灵灵打个寒颤。
\"再敢懈怠,就用音波洗你们的盔甲三个月。\"王晓晓收起古筝,\"明日卯时再来,谁迟到,就去天河里泡着听浪声。\"第二日,天兵们果然来得整齐。王晓晓便从最基础的勾、抹、托教起,可麻烦接踵而至:巨灵神的手指比筝弦还粗,一按就断了三根弦;顺风耳总把琴音听成敌军动向,弹着弹着就拔剑四顾;连最机灵的哪吒,也常把混天绫缠在弦轴上。
更让她头疼的是李天王,每日都来\"视察\",实则百般挑剔。见天兵们学《渔樵问答》时手忙脚乱,便冷笑:\"还不如多练几套枪法实在。\"见王晓晓教《平沙落雁》,又皱眉:\"战场之上哪有闲情看雁?\"
王晓晓却不慌不忙,每日只教半时辰指法,其余时间便让天兵们听曲。她弹《十面埋伏》,让他们体会阵战的虚实;奏《高山流水》,教他们辨识地形风声;甚至弹些凡间的《采茶歌》,让这些常年征战的天兵放松心神。
一月后,怪事发生了。负责看守南天门的天兵,竟能从风声中听出隐形妖精的动静;操练阵法时,不用将官号令,闻得特定鼓点便知进退。李天王嘴上不说,却常躲在水榭外偷听,有次甚至跟着琴音不自觉地打起拍子。
这日,王晓晓正教《广陵散》,忽闻天河水翻涌,原来是东海龙王之子敖丙来访。他听闻天兵学筝之事,特来挑战:\"若你的弟子能弹出《沧海笑》,我便将祖传的'潮音石'相赠,助他们稳固琴音。\"
《沧海笑》是水族秘传的乐曲,需融入潮汐之力方能弹好。天兵们面面相觑,王晓晓却看向那几个曾巡海的夜叉:\"你们试试。\"
夜叉们抱着古筝走到水畔,想起日夜听惯的浪涛声,指尖下意识地拨动琴弦。起初还磕磕绊绊,渐渐地,天河水竟随着琴音起伏,形成道白玉浪墙。敖丙大惊,没想到这些昔日只会舞刀弄枪的天兵,竟能弹出如此雄浑的乐声,只得依言献上潮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