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用大理石创作出乐曲石破天惊

石奏天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的凿子落在大理石上时,凌霄宝殿的玉柱突然泛起鸡皮疙瘩。三百年未曾动过的青铜编钟在角落发出嗡鸣,那些挂着智能调音器的钟体,此刻正随着凿击声共振,将"#天庭异响#"的警报传遍三界。案几上的《三界乐典》第387版被气流掀动,停在"凡乐止于器,仙乐通于道"那一页——这是五百年前,他亲手刻在昆仑山石壁上的句子。

 一、顽石的低语

 "陛下,文化部申请紧急拨款!"太白金星的云纹袍角沾着石屑,他举着的平板电脑上,"天庭交响乐团建团三百年庆典"的策划案正在闪烁,"Ai作曲系统已经生成了三百首贺曲,何必费力气凿石头?"

 张兴东没有抬头。他的凿子正顺着大理石的纹理游走,石屑在晨光里划出金色的弧线,像极了他年轻时在终南山见过的,被阳光劈开的瀑布。这块从泰山之巅运来的石料,表面还留着雷击的焦痕——三百年前那场天劫,正是这块石头替他挡住了第九道天雷。

 变故发生在三个月前。天庭交响乐团演奏的《蟠桃颂》被网友吐槽"像微波炉提示音",连王母娘娘都在朋友圈抱怨:"还不如当年织女织布的声响好听。"张兴东在深夜翻出那本泛黄的《乐典》,看见扉页上自己年轻时的批注:"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突然想起泰山石在雷击中发出的轰鸣,那声音里藏着比任何乐谱都更磅礴的力量。

 "叮"的一声脆响,凿子在石面上开出朵梅花。张兴东吹去石屑,看见石纹里渗出些晶莹的水珠——这是活石才有的灵性,就像他小时候养的那只石龟,每逢雨天背甲就会渗出甘露。而现在天庭乐库里的千万首曲子,都存放在冰冷的芯片里,连最先进的"情感模拟系统",都调不出石缝里藏着的潮湿气息。

 二、凿开的惊雷

 当第七十七凿落下时,大理石突然发出龙吟般的震颤。张兴东的虎口被震得发麻,凿子脱手的瞬间,他看见石面裂开的纹路里,浮出些闪烁的光斑,像极了太上老君炼丹炉里跳动的星火。这些光斑随着他后续的凿击渐渐汇聚,在石面上拼出组奇异的图案——既不是五线谱,也不是简谱,倒像他当年在龟甲上见过的,最古老的甲骨文。

 "陛下!声波检测仪爆表了!"千里眼举着仪器跑来,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滚圆,"这频率能震碎地府的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