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对古筝玉瑶始终保持长辈对晚辈的怜爱之情 (第3页)

 ***仙乐会那日,玉瑶抱着古筝站在凌霄殿中央,白衣在烛火里泛着柔光。她看见张兴东坐在玉阶上,案头摆着她送的玉筝摆件,旁边还放着杯温水——他知道她紧张时爱喝水。

 《盛世歌》的调子漫出来时,殿外忽然飘起桂花雨。玉瑶想起张兴东教她的诀窍,指尖时而轻快如蝶,时而沉稳如山,转调处更是圆润得像瑶池的露珠。弹到高潮处,她瞥见张兴东微微点头,眼里的笑意比烛火还暖。

 曲终时,满殿仙卿都在喝彩,张兴东却起身走到殿中,从袖袋里摸出个小小的锦囊:“这是朕让人做的护指套,比牛角的软些,练琴时戴着,就不会磨破指尖了。”

 玉瑶接过锦囊,指尖触到里面柔软的棉絮,忽然想起小时候看凡间的父亲给女儿梳辫子,也是这样细致。她望着张兴东鬓角新添的银丝,忽然发现,三百年的岁月,早已让他们从器物与主人,变成了最亲的家人。

 后来王晓晓总打趣她:“陛下对你,比待亲闺女还上心。你看上次你误弹了《哀乐》,他不仅没罚,还怕你自责,特意说那曲子的悲怆劲儿弹得好。”

 玉瑶抱着古筝坐在瑶池边,看着张兴东派人送来的新琴弦——东海冰蚕丝做的,比寻常弦子软些,说是怕伤了她的手。她笑着往弦上缠穗子,忽然明白,长辈的怜爱从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杏仁酥的温度,是乐谱上的小画,是护指套里的棉絮,是藏在每个细节里的、比昆仑玉还温润的心意。

 水榭的风穿过琴弦,发出清越的声响。玉瑶知道,这弦音里藏着的,不仅是《盛世歌》的恢弘,还有三百年的陪伴,三百年的呵护,三百年的、如父如兄的长情。而玉阶上的帝王,正望着她的方向,金冠的明珠,映着她白衣上的月光,像幅被时光温柔收藏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