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与王母娘娘王晓晓的爱情故事! (第2页)

 剑光在月下亮起,不是用来打斗的凌厉,而是像无数银线在空中编织。他手腕轻转,剑光竟在空中画出朵桃花,花瓣层层展开,最后化作点点银光,落在王晓晓的琴上。

 “这是……”王晓晓惊得睁圆了眼睛。

 “以前在人间学的小把戏。”张兴东收剑回鞘,耳尖有点发烫,“那时总跟楼强他们在晒谷场玩,就琢磨着用剑画些花草哄小姑娘。”

 王晓晓“噗嗤”笑了出来,碧玉簪的流苏晃得更欢了:“陛下也会哄小姑娘?”

 “哄过。”张兴东望着她笑弯的眉眼,忽然觉得心里某个地方软得像瑶池的春水,“不过没成功过,她们总说我画的桃花像馒头。”

 那天之后,瑶池的夜晚多了个习惯。王晓晓弹琴,张兴东舞剑,琴音和剑光在月下交织,像一场只有他们懂的秘密。有时琴音转急,剑光就变得凌厉,像在驱赶什么;有时琴音放缓,剑光就化作柔和的银雾,轻轻笼罩着水榭。

 有次太白金星撞见,捋着胡子回去跟太上老君说:“陛下最近的剑,舞得有烟火气了。”

 太上老君捻着丹药笑:“那是因为心里有牵挂了。”

 牵挂这东西,张兴东以前不懂。做玉皇大帝,要管三界秩序,要顾四海安稳,心里装的是星辰运转,是江河奔流,从没想过会为某个人的一颦一笑牵动心神。可自从认识了王晓晓,他开始留意人间的节气,会记得她提过的江南梅雨,会在昆仑墟下雪时,想着她会不会冷。

 那天王晓晓说想吃人间的桂花糕,张兴东半夜偷偷下凡,去了趟苏州的老字号。回来时衣襟上还沾着人间的桂花香,他把糕点放在她的琴盒里,看着她第二天发现时惊喜的样子,比平定了一次妖乱还快活。

 第三章 风波里的相依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南海突然传来异动。千年未醒的蜃龙破了封印,掀起的巨浪差点淹了三座仙岛。张兴东带着天兵天将去镇压,一去就是三个月。

 这三个月里,王晓晓每天都在瑶池边弹琴,弹的是他最喜欢的《平沙落雁》。她怕他在战场上分心,从不多问,只是每天把琴音里的担忧压得浅浅的,像池底的水草,不仔细看就发现不了。

 张兴东在南海厮杀时,偶尔会听见风里传来隐约的琴音。那声音像根线,牵着他的心神,让他在最危险的时候也能守住一丝清明。有次蜃龙喷出的毒雾迷了他的眼,他凭着琴音的方向,一剑刺穿了蜃龙的逆鳞。

 凯旋那天,他浑身是伤地回到天庭,刚到南天门,就看见王晓晓站在云海边上等他。她的月白霓裳沾了露水,发髻有些乱,眼睛红红的,像刚哭过。

 “你回来了。”她走上前,声音有点哑,伸手想碰他手臂上的伤口,又怕弄疼他,手在半空停住。

 张兴东忽然抓住她的手,她的指尖冰凉,想必是等了很久。他把带血的流霜剑递给天兵,另一只手轻轻拂去她鬓边的乱发:“让你担心了。”

 王晓晓摇摇头,从袖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她用雪莲子熬的药膏:“我听太白金星说,蜃龙的毒雾会留疤,这个能消。”

 回凌霄宝殿的路上,张兴东一直牵着她的手。仙卿们看着都惊呆了,谁也没见过玉皇大帝这样,像个护着珍宝的少年。

 蜃龙虽被镇压,却留下个麻烦——它的逆鳞蕴含着极强的怨气,落在了人间的忘川河畔,引得无数孤魂野鬼作乱。更麻烦的是,这逆鳞能映照人心最深处的执念,连神仙靠近都会心神不宁。

 “我去吧。”王晓晓主动请命,手里抱着忘忧琴,“我娘说,琴音能安魂。或许我的琴能压住那些怨气。”

 张兴东不同意:“太危险了,那逆鳞连我都未必能完全抵御。”

 “可你刚受伤,不宜再动用法力。”王晓晓望着他手臂上还没好的伤口,眼神很坚定,“陛下忘了?我们是‘琴剑合璧’啊。”

 最后,他们还是一起去了忘川河畔。逆鳞在河中央散发着幽幽的绿光,周围的鬼魂被怨气裹挟着,发出凄厉的哭嚎。张兴东用流霜剑划出结界,王晓晓坐在结界里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