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的智慧和领导能力得到了众神的认可

玉座上的权衡

凌霄宝殿的金砖在晨雾里泛着冷光,玉皇大帝张兴东指尖叩击着龙椅扶手上的八卦纹,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众神。太白金星捧着一卷泛黄的簿册,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忧虑:“启禀陛下,东海万顷良田突遭冰封,虾兵蟹将冻死三万余众,龙王敖广泣血上奏,求天庭降暖。”

话音未落,南方增长天王已出列奏报:“南瞻部洲连日大旱,赤地千里,百姓插草为标易子而食,土地神坛的祈雨文书已堆至三尺。”

张兴东未发一言,目光落在西方的方向。果不其然,接引佛祖的莲台虚影在殿门处晃动,随行的罗汉捧着琉璃盏,里面盛着半截焦黑的菩提枝:“灵山万佛殿遭天火焚烧,佛陀说是三昧真火失控,需借天庭息壤灭火。”

殿内霎时寂静,连香火燃烧的噼啪声都清晰可闻。太白金星悄悄抬眼,见张兴东正凝视着殿顶的盘龙藻井,那姿态与三百年前处理天河水患时如出一辙——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早已在脑海中布下天罗地网。

一、冰与火的博弈

三日后,张兴东带着托塔李天王与哪吒来到东海。万顷碧波已成琉璃世界,巨大的冰棱如刀枪林立,冻死的鱼虾浮在冰面,像撒了层碎银。敖广穿着厚重的龙袍,胡须上结着冰碴,见到张兴东便跪伏在地:“陛下,再这么冻下去,东海龙族就要断子绝孙了!”

张兴东俯身触摸冰面,指尖传来刺骨的寒意。他能感觉到冰层下涌动的怨气,那是无数水族临死前的哀嚎凝结而成。“这不是天灾。”他站起身,目光投向北海的方向,“是北海玄冰龟在捣鬼。”

敖广猛地抬头:“那老龟三百年前与我争过珊瑚岛,难道是怀恨在心?”

“非也。”张兴东望着天边掠过的雁阵,“玄冰龟修行万年,早已不问世事。它突然破冰而出,是因为灵山的天火。”

哪吒踏着风火轮在空中转了一圈,撇撇嘴:“那老乌龟闲得慌?管灵山的闲事?”

“三界气息相通,灵山三昧真火失控,致使南瞻部洲阳气过盛,引发大旱。天地为求平衡,北方寒气必然反扑,玄冰龟不过是顺了这股势头。”张兴东从袖中取出一面铜镜,镜中映出灵山火光冲天的景象,与东海的冰封形成诡异的对称,“若强行给东海升温,南瞻部洲的旱情只会更重;若去灵山灭火,东海的冰就化不开。”

托塔李天王皱眉:“那该如何是好?”

“解铃还须系铃人。”张兴东将铜镜抛给敖广,“你带着这个去灵山,告诉如来,想要息壤,就得先收了三昧真火,让南海观音往南瞻部洲洒半瓶甘露。”

他又转向哪吒:“你去北海,告诉玄冰龟,三日内若不收回寒气,朕就掀了它的玄冰洞,让它万年道行毁于一旦。”

哪吒咧嘴一笑,蹬着风火轮消失在云端。敖广捧着铜镜,看着镜中灵山的火光,忽然明白这看似无解的困局,实则是天地阴阳的失衡。张兴东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是逼着双方各退一步。

七日后,太白金星来报:灵山火灭,南瞻部洲降下甘霖,东海冰层消融,水族渐复生机。张兴东正在翻看司命星君递上的凡人命格簿,闻言只是淡淡点头,在簿子上某页批注了句“加寿三载”——那是个在大旱中舍身护水的老农。

二、蟠桃会的暗流

距蟠桃会还有一月,天庭上下却已暗流涌动。西王母派人送来礼单,上面罗列的仙果比往年少了三成,附言说昆仑山上的桃树遭了虫灾。赤脚大仙却在私下里对张兴东说,他路过昆仑山时,见桃树枝繁叶茂,只是看守的仙官换了批生面孔。

“西王母这是想拿捏陛下呢。”太白金星捋着胡须,语气里带着不满,“往年蟠桃会她都想争着主理,今年定是觉得陛下离不开她的仙果。”

张兴东正在给御花园的仙草浇水,闻言笑了笑:“她要争,便让她争些虚名。只是这蟠桃关乎众仙修行,不能出岔子。”

他想起三百年前,西王母为了让自己的外甥女掌管瑶池,故意在蟠桃里掺了醉仙露,害得十多位老神仙醉倒三日,错过了天庭的重要祭典。当时他刚登基不久,为了稳住局面,只轻描淡写地罚了西王母禁足一月,这事却成了众神心中的一根刺。

“陛下打算如何应对?”太白金星问。

张兴东放下水壶,指着园子里的一株果树:“你看这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味道不比蟠桃差。只是镇元子那老头护得紧,不肯多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