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感悟他这一任玉帝以单身洁身自爱引为自豪(第2页)

张兴东没再说话,转身离开。他想起凡间的话本里,总说神仙眷属如何恩爱,却没人写过那些因情所困的仙者——天蓬元帅错投猪胎,织女与牛郎隔河相望,连掌管月亮的嫦娥,不也守着广寒宫,数着桂树的年轮过日子吗?

\"太白,\"他忽然开口,\"取朕的佩剑来。\"

那柄剑叫\"孤宸\",是他登基时老君亲手所铸,剑鞘上刻着北斗七星,出鞘时能引动天河的水流。张兴东握着剑柄,走到凌霄殿外的白玉栏边,对着云海挥了一剑。剑光划过处,云海裂开一道缝隙,露出底下流转的星河。

\"你看,\"他指着那些独自闪烁的星辰,\"它们不与谁相伴,不也照样照亮夜空?\"

太白金星望着那些星辰,忽然想起玉帝修行时的模样。那时他在终南山石窟里,一坐就是百年,洞里只有一盏油灯,一件道袍,却修出了最纯粹的仙骨。师父曾说,张兴东的道心,像块无瑕的羊脂玉,容不得半点杂质。

三千年里,不是没有过动心的时刻。

他记得瑶池的莲花精曾化作人形,在他批阅奏折时偷偷递上莲子羹;记得东海的龙女在他巡视四海时,唱着渔歌一路相随;记得灵珠公主把最亮的珍珠塞给他,说\"这个能安神\"。可每次心动升起时,他总会想起师父的话:\"你要坐的位置,容不得半分私心。\"

\"陛下,凡间的皇帝又纳了新妃。\"太白金星翻开水镜,镜里映出红绸漫天的景象。

张兴东瞥了一眼,淡淡道:\"凡间有凡间的规矩,天界有天界的法度。\"他忽然想起自己做凡人时,曾在江南见过一位清官,一生未娶,只抱着本《论语》过活,死后百姓为他立了生祠,香火比知府的衙门还旺。

\"清净,也是一种修行。\"张兴东将剑收回鞘,\"就像这凌霄殿,若日日宴饮,夜夜笙歌,哪还有心思处理三界公务?\"

太白金星望着殿外的铜鹤,忽然发现那鹤腿上的红线不知何时断了。断口齐整,像是被人用剑斩断的。他想起昨夜路过玉帝的寝殿,看见窗纸上映着孤灯,直到天快亮才熄灭——想必又是批阅奏折到了天明。

秋分时,凡间的祭祀传来消息,说南方大旱,百姓求雨的文书堆成了山。张兴东当即召集众仙议事,杨戬请命去行云布雨,却被他拦住:\"让雷公电母同去,再让河伯多引些活水。\"

议事到深夜,众仙散去后,张兴东独自坐在殿里。案几上放着杯冷掉的清茶,是他自己泡的,茶叶是终南山带回来的野茶,微苦,却能清心。他忽然听见殿外有细碎的脚步声,探头一看,是个小仙童捧着食盒站在门口,怯生生地说:\"西王母娘娘让送来的莲子羹。\"

张兴东看着那碗莲子羹,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灵珠公主也送过类似的东西。那时他还不是玉帝,只是个刚修出仙骨的道士,她笑着说:\"吃了这个,修行就不累了。\"

\"替朕谢过西王母。\"他把莲子羹推回去,\"但朕习惯了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