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玉帝张兴东玄幻仙侠传(第2页)
张兴东摸出胸口的玉佩,此刻它已经变成了块普通的暖玉:“这玉佩……”
“是‘镇元子’的信物。”老铁匠突然挺直了腰板,佝偻的背竟变得笔直,“老夫守着青石镇五十年,总算等来了这一天。”他扯开衣襟,胸口露出块青铜令牌,上面刻着“雷部”二字。
就在这时,天边传来鹤鸣。三只丹顶鹤驮着三个道人落在镇口,为首的中年道人穿着月白道袍,腰间悬着柄桃木剑,目光扫过药铺的血迹时,眉头微微一皱。
“青云门清虚,特来拜见‘帝星’。”道人稽首行礼,目光落在张兴东身上,“阁下掌心是否有金色纹印?”
张兴东摊开手掌,那道金纹在阳光下流转着微光。清虚道人眼中闪过一丝激动:“果然是‘昊天印’的气息!三百年前,玉帝在诛魔之战中神魂溃散,只留一缕真灵附在昊天印上,如今终于找到了宿主。”
老铁匠突然冷笑:“青云门倒是消息灵通。当年玉帝失踪,你们这些名门正派跑得比谁都快,现在想捡现成的?”
清虚道人面露愧色:“当年之事,各派有不得已的苦衷。如今魔族蠢蠢欲动,若玉帝真灵不能归位,三界将再次陷入战火。”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帛书,“这是‘封神榜’残卷,上面有玉帝真灵归位的法门。”
张兴东听得云里雾里,他只想救娘的命。清虚道人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只要你随我回青云门修行,不出三年,定能习得治愈之术。”
当晚,张兴东背着母亲,跟着清虚道人踏上了前往青云门的路。老铁匠站在镇口挥手,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山道尽头,才喃喃自语:“玉帝,该醒了……”
青云山在云海之上,白鹤飞过九道瀑布,才落在半山腰的平台上。山上宫殿依山而建,朱红的梁柱上雕刻着龙凤图案,石阶两旁的古松上,挂着不少黄色的符纸,风吹过时,符纸发出沙沙的声响,隐约能听到诵经声。
清虚道人将他们领到一座雅致的院落:“尊母暂且在此静养,贫道已命弟子送来丹药,可暂缓咳疾。”他递给张兴东一本蓝色封皮的书,“这是《基础吐纳诀》,你先修炼着,三日后我来考校。”
张兴东翻开书页,上面的字迹像活过来似的,在纸上游走。他试着按照书上的口诀调整呼吸,丹田处竟升起一股暖流,顺着经脉缓缓游走,之前在黑风谷受的伤,竟隐隐作痛起来。
三日后,清虚道人来考校时,见张兴东正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白气。
“竟已入了‘炼气期’?”清虚道人惊呼,“寻常人至少要三个月才能感应到灵气,你三天就突破了?”他突然想到什么,从袖中取出面铜镜,“照一照。”
铜镜里映出的张兴东,额间竟有个淡淡的金纹,像极了传说中玉帝的“帝冠”印记。清虚道人倒吸口凉气:“真灵觉醒得如此之快……”
话音未落,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一朵黑云飘到青云山上空,云中传来刺耳的尖笑:“青云门藏得好深!把玉帝真灵交出来,饶你们全山上下不死!”
清虚道人祭出桃木剑,剑身在阳光下化作一道红光:“是‘白骨夫人’的妖气!”他对张兴东喊道,“快带尊母进密室!”
黑云中落下无数白森森的骨爪,抓向院落里的房屋。张兴东将母亲推进内屋,转身时,一道骨爪已经抓向他的面门。他下意识地运转吐纳诀,掌心的金纹突然爆发出金光,骨爪碰到金光,瞬间化作飞灰。
“昊天印的力量!”黑云里传来惊怒的声音,“给我抢!”
无数骷髅兵从云中落下,手持骨刀冲向院落。清虚道人挥舞桃木剑,剑气将骷髅兵劈成碎片,却发现碎骨落地后又能重新拼凑起来。
“是‘不死骨’炼制的傀儡!”清虚道人额头冒汗,“除非毁掉骨核,否则杀不尽!”
张兴东看着不断涌来的骷髅兵,突然想起《基础吐纳诀》里的一句话:“气沉丹田,意守灵台,引天地之力为己用。”他闭上眼睛,感受着周围流动的灵气,掌心的金纹越来越亮。
“轰隆!”一道金光从他掌心射出,击中黑云中心。黑云中传来一声惨叫,骷髅兵瞬间化作齑粉。清虚道人望着天边散去的黑云,喃喃道:“这是……‘帝威’?”
张兴东瘫坐在地上,浑身被汗水浸透。内屋传来母亲的咳嗽声,他连忙冲进去,却见母亲正睁着眼睛,原本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
“东儿,娘好像……不咳了。”母亲抚摸着他的头,“刚才有股暖流通遍全身,舒服得很。”
清虚道人走进来,眼中满是惊叹:“帝威不仅能诛邪,还能滋养万物。看来,您娘的病有救了。”他顿了顿,“但白骨夫人不会善罢甘休,她背后是‘幽冥血海’的势力,我们必须尽快让玉帝真灵完全觉醒。”
当晚,张兴东做了个梦。梦里他站在九重天之上,脚下是翻滚的云海,无数仙神跪拜在阶下。一个威严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三百年了,该回去了……”
第三章 幽冥血海
青云山的晨雾还没散去,张兴东就被清虚道人叫到了藏经阁。这座阁楼共有九层,每层都由不同的阵法守护,最顶层存放着青云门的镇派之宝——“太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