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感悟这日月星辰皆有所依阴阳四时都有定律
紫霄宫的玉阶上凝着昨夜的露水,张兴东踏着星辰余辉缓步而出。他袖口拂过之处,云雾如碎玉般簌簌坠落,露出身后镶嵌着三千世界缩影的穹顶。作为三界共主的第三万六千个年头,这位由凡界飞升的帝君突然觉得,凌霄宝殿的鎏金梁柱间似乎藏着某种被忽略的韵律。
一、天枢异动
"陛下,角木蛟星君在外候旨。"太白金星的拂尘扫过琉璃地面,带起一串细碎的光粒。张兴东望向东方天际,那里本该悬着天枢星的位置,此刻正浮动着一团混沌的光晕。
"自三日前起,北斗七星便开始偏移轨迹。"角木蛟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震颤,他展开手中的星图,玉版上绘制的星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扭曲变形,"属下已核查过周天星斗的运行记录,发现不止北斗,就连二十八星宿的方位也在悄然变动。"
张兴东指尖抚过星图上的紫微垣,那里是天帝在星空中的对应位置。此刻代表自己的那颗帝星正被一团暗紫色的雾气缠绕,光芒忽明忽暗。他想起飞升前在人间读过的《易经》,乾卦六爻的变化似乎正与眼前的天象隐隐呼应。
"传旨让四值功曹去查,近三日三界之内可有异动。"他转身走向殿外的观星台,那里矗立着大禹治水时留下的测天仪,"另外,把太上老君请来,朕有要事相商。"
登上观星台的刹那,张兴东忽然感到一阵眩晕。他看见无数星辰在眼前炸裂又重组,日月如同两团燃烧的火球在天际追逐,四时的景象在瞬间交替变换——春桃与秋菊同时绽放,夏雨和冬雪交织落下。
二、老君解惑
太上老君驾着青牛来到观星台时,正看见张兴东对着测天仪发呆。老道捋着花白的胡须,将手中的拂尘指向西方天际:"陛下请看,白虎七宿中的参宿与商宿,此刻竟出现在同一方位。"
张兴东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这两颗传说中永不相见的星辰正遥遥相对。他忽然想起《左传》里的记载,高辛氏的两个儿子阏伯与实沈因争斗不休,被天帝分别封为参、商二星,从此永不相见。
"这违背了天地定律。"张兴东的声音有些干涩,他记得自己刚登天位时,曾亲手加固过星辰运行的法则,"就像水火不能相融,昼夜不能颠倒,参商二星绝不该同现。"
老君从袖中取出一个青铜八卦盘,盘中的阴阳鱼正飞速旋转,黑色的阴鱼渐渐吞噬着白色的阳鱼。"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为纲。"他将八卦盘托在掌心,"阴阳失衡,则四时失序;四时失序,则星辰错位。陛下请看,这阴阳鱼的转动已经乱了章法。"
张兴东盯着八卦盘,忽然想起自己在人间当樵夫时的经历。那年春天来得格外早,桃花刚谢就下起了暴雪,地里的庄稼全被冻死,百姓们颗粒无收。当时村里的老人们都说,这是老天爷动了怒。
"您的意思是,阴阳二气紊乱导致了天象异动?"他转头看向老君,"可是什么原因会让阴阳失衡?"
老君叹了口气,拂尘指向人间的方向:"自陛下登位以来,三界太平已有三万余年。可近千年来,人间的欲望日益炽盛,贪嗔痴念化作浊气直冲云霄,渐渐扰乱了天地间的阴阳平衡。"
他指着八卦盘中那条几乎消失的阳鱼:"阳气主升发,代表天地正气;阴气主沉降,收纳世间浊气。如今阴盛阳衰,阴阳失调,长此以往,不仅星辰会偏离轨迹,就连四时轮回也会彻底错乱。"
三、人间巡礼
张兴东决定亲自到人间看看。他褪去帝袍,化作一个寻常书生的模样,踩着一朵祥云降落在江南的一座小镇上。正是清明时节,本该细雨霏霏的天气,却见烈日当空,田埂上的秧苗都蔫头耷脑地垂着叶子。
"这鬼天气,三月里就热得像六月。"田边一个老农正挥着锄头抱怨,他脚下的土地裂开蛛网般的纹路,"前几天还下冰雹砸坏了庄稼,现在又闹旱灾,这日子没法过了。"
张兴东走到镇上的茶馆,听见茶客们在议论纷纷。一个穿长衫的秀才摇头晃脑地说:"听说京城那边更邪门,夏至那天竟下起了鹅毛大雪,翰林院的老先生们都说这是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