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厨房的铜勺转世投胎成为歌唱家童丽(第2页)

 

班主听见了,惊得手里的马鞭都掉了。他蹲下来打量这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见她脖子上挂着片月牙形的铜片——是童老板从旧货摊换来的,说是能辟邪。\"这嗓子是老天爷赏饭吃啊。\"班主捋着胡子叹道,\"可惜了,是个女儿家。\"

 

童丽不懂什么叫可惜,只觉得唱戏时嗓子里像有股暖流在打转。她把那片铜片贴在喉间,唱出来的调子就格外清亮。有回她在河边练嗓子,水面上的浮萍竟随着她的歌声起伏,惊得渔翁以为是河神显灵。

 

十五岁那年,童丽已经是苏州城里小有名气的歌妓。她不唱靡靡之音,专爱唱那些荡气回肠的曲子。有次唱到\"大江东去\",手里的铜酒壶突然裂开细纹,酒液淌出来在桌上汇成蜿蜒的河,竟和她唱的韵律分毫不差。

 

台下有个白胡子老道突然站起来,指着她脖子上的铜片道:\"此乃仙铜所化,沾染了凡尘气,再唱下去怕是要伤及本源。\"

 

童丽没当回事,可当晚就发起高烧。梦里总看见云雾缭绕的宫殿,有个穿龙袍的人在灶台前搅着什么,手里的勺子和她脖子上的铜片一模一样。

 

三、金声玉振

 

乾隆年间的京城,最红的歌者莫过于童丽。她不再是苏州城里的小歌妓,而是被王爷请到府中演唱的清倌人。听她唱歌的人都说,这嗓子像是用玉石磨过的铜钟,低音时沉得能镇住心脉,高音时亮得能穿透云层。

 

有次在圆明园的水榭上,童丽唱《霓裳羽衣曲》。刚唱到\"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湖面突然腾起白雾,雾里隐约有仙乐相合。坐在主位的乾隆皇帝抚掌大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可童丽却日渐消瘦。她总在夜里咳血,太医诊脉后只说是忧思过度,开些温补的方子也不见效。贴身丫鬟发现,她脖子上的铜片越来越暗,边缘处甚至开始剥落。

 

\"姑娘,这物件怕是不祥。\"丫鬟想把铜片摘下来,却被童丽死死按住。她总觉得这铜片连着自己的命,夜里做梦时,那穿龙袍的人总在雾里对她说:\"渡完这劫,便可归位。\"

 

真正出事是在中秋夜。和珅请童丽到府中唱曲,宾客满座,其中有个西域来的喇嘛,盯着童丽脖子上的铜片直皱眉。一曲唱罢,喇嘛突然站起来:\"此女身怀异宝,却用之不当,再唱下去便是魂飞魄散!\"

 

众人哗然,童丽却只觉得嗓子里像吞了火炭,咳出来的血溅在铜片上,竟滋滋地冒起白烟。铜片裂开一道缝,里面飘出缕青烟,在空中凝成半把勺子的形状,转瞬又散了。

 

那晚童丽大病一场,醒来后再也唱不出声音。王爷府里的人都说她是得罪了神灵,把她赶了出去。童丽回到苏州老家,绣坊早已易主,她只能在河边搭个草棚,靠着替人缝补度日。

 

有天傍晚,她坐在河边发呆,手里摩挲着那片只剩半截的铜片。夕阳把河水染成金红色,远处传来货郎的铜铃声。她突然想开口跟着哼唱,喉咙里竟发出微弱的调子,像生锈的铜器被重新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