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太上老君摘仙藤

太上老君摘仙藤

一、紫霄宫的异动

昆仑墟深处的紫霄宫常年被九色祥云缭绕,檐角的风铃每三千年才会轻响一次,那是太上老君座前的八卦炉炼出金丹时,丹气冲撞云霄的征兆。但今日不同,风铃竟在短短一个时辰内连响七声,震得守宫的青牛都支起了耳朵,用蹄子刨着殿前的金砖。

“师父,您看这云霞。”侍立在丹房外的道童清风指着窗外,只见原本流转自如的祥云突然凝成锁链的形状,将整座宫殿缠了三层。更奇的是,云链缝隙中竟渗出丝丝缕缕的银线,落地便化作寸许长的冰碴。

丹房内的八卦炉正泛着异样的红光,炉盖缝隙里飘出的不再是惯常的檀香味,而是带着些微苦涩的草木气。太上老君睁开眼,拂尘轻轻一扫,炉盖便化作一道流光落在案上。只见炉底的炭火明明灭灭,中央悬浮的那颗九转金丹上,竟裂开了一道蛛网状的细纹。

“果然是它要醒了。”老君捻着胡须,声音里带着几分怅然。他袖中飞出一卷泛黄的帛书,展开时,书页上的蝌蚪文便活了过来,在空气中组成一幅星图——北斗第七星的位置,正有一颗暗星在缓缓移动。

清风凑过去看时,星图突然化作一道金光钻进他眉心。少年道童顿时打了个寒颤,喃喃道:“不周山...断鳌足以立四极的地方,有东西要破印而出了。”

老君叹了口气,将金丹收入玉盒:“那是鸿蒙初开时便有的仙藤,当年女娲补天时,用它的根须捆过五色石。后来水神共工撞断不周山,这仙藤坠入幽冥,被我用八卦炉的余火锁住了三千年。如今它要挣脱封印,三界的水系怕是要乱了。”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滔天巨浪的轰鸣。青牛焦躁地用头撞着殿门,牛角上的琉璃铃发出急促的脆响。老君推开窗,只见昆仑山下的瑶池竟在倒流,原本清澈的湖水化作奔腾的银龙,顺着山势往西北方涌去。

“得去趟幽冥血海了。”老君摘下墙上的紫金葫芦,葫芦口刚打开,就有无数冤魂的哭嚎声钻了出来,“那仙藤的根须已经扎进了幽冥的泉眼,再等七日,它结出的实,能让整个三界的水域都变成穿肠毒药。”

二、幽冥路的试炼

通往幽冥的路径藏在昆仑墟后山的寒潭底。老君踩着青牛背上的莲花座沉入潭水时,周遭的温度骤降至冰点,潭底的千年玄冰上,布满了新裂开的纹路,每道纹路里都流淌着暗红色的液体。

“这里的阴气比上次来重了三倍。”清风攥紧了手中的拂尘,只见他袖口绣着的太极图正在发光,将那些试图靠近的黑影挡在三尺之外。这些黑影是幽冥溢出的怨气所化,寻常仙人碰一下便会修为倒退百年。

青牛突然停下脚步,前蹄在冰面上刨出火星。前方出现了一座由人骨堆砌的桥,桥栏上镶嵌着无数空洞的眼眶,正幽幽地盯着来客。桥的另一端雾气弥漫,隐约能看到成片的红色藤蔓在雾中晃动。

“奈何桥怎么会移到这里?”清风惊呼道。他记得幽冥的奈何桥该在忘川河畔,由孟婆守着,可眼前这座桥的栏杆上,竟缠着湿漉漉的水草,像是刚从水底捞出来的。

老君用拂尘指着桥面:“是仙藤的幻术。它知道我们要来,便用幽冥众生的执念造了这座桥。你看那些水草,其实是溺水而亡者的头发。”

话音刚落,桥面突然渗出粘稠的黑水,无数苍白的手从水里伸出来,抓住了青牛的蹄子。清风吓得往后缩,却见老君从袖中取出一粒金丹,弹指间化作漫天金粉。那些金粉落在黑水上,顿时燃起淡蓝色的火焰,惨叫声中,水面和鬼手都化作了青烟。

“过了这桥,便是血海。”老君示意青牛继续前行,“记住,不论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要回头。”

踏上桥面的瞬间,清风果然听到了熟悉的呼唤。那是他未成仙时,家乡母亲唤他乳名的声音,温柔得让人心头发颤。少年道童的脚步顿了顿,眼角余光瞥见桥栏的骨头上,映出了母亲倚在门口等待的身影。

“不可信。”老君的声音带着法力,像一记重锤敲在清风心上。少年猛地回过神,发现自己的半只脚已经踏出了桥面,成尖锐的嘶鸣,从深渊里涌上来。

青牛驮着他们走过奈何桥时,桥身突然剧烈摇晃。原本空荡的桥面上,竟凭空出现了无数行色匆匆的鬼魂,他们都朝着桥的另一端走去,脸上带着麻木的表情。一个穿红衣的女鬼擦着清风的肩膀走过,发间插着的银簪突然掉落在地。

清风下意识地弯腰去捡,却被老君一把拉住。“那是你前世的执念。”老君指着银簪,只见那饰物在接触到清风指尖的瞬间,化作一条毒蛇,张开了獠牙。

过了奈何桥,雾气散去,眼前出现了一片无边无际的血海。暗红色的浪涛拍打着岸边的黑色礁石,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血海上漂浮着无数残破的船板,有些上面还插着锈蚀的刀剑,像是经历过大战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