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灵霄宝殿的打造(第3页)

“这才是灵霄宝殿的地基。”元始天尊望着那些手纹,突然感慨道,“三界的安稳,终究要靠众生的双手来托举。”话音刚落,所有金砖突然下沉寸许,与南天门的基座严丝合缝,砖缝里的青草开出白色的小花,花蕊中飞出无数萤火虫般的光点,在殿内盘旋不去。

鲁班仙师在检查时发现,每块金砖的四角都有个小小的凹槽,槽内积着些露水。到了夜里,这些露水会顺着凹槽汇集成细小的水流,在地面组成“道法自然”四个字,天亮后又消失不见。老木匠知道,这是瑶池在提醒这座宝殿的主人,切莫忘了天地运行的规律。

五、殿宇里的玄机

安装殿门时,鲁班仙师用了根特殊的门轴——那是根东海龙宫的定海神针边角料,看似不起眼,却能随殿内的气压自动调节松紧。当戾气重时,门轴会变得沉重,让闯入者步履维艰;当祥和之气浓时,门会自行敞开,连微风都能推动。

玉帝派来的仙官又不高兴了,坚持要在门楣上刻上“唯我独尊”四个字。鲁班仙师却刻了幅浮雕:左边是凡人耕作的景象,右边是仙人讲道的画面,中间用朵莲花连接。“没有众生,何来天庭?”老木匠拿起凿子,在莲花中心刻了个小小的“道”字,刻完的瞬间,整个浮雕突然活了过来,凡人在耕田,仙人在洒雨,一派祥和。

殿内的十二根金柱各有玄机。正对南天门的那根柱身上刻着二十八宿的星图,每到夜晚,相应的星宿就会在柱上发光;最西边的柱子缠着条石龙,龙嘴里含着颗夜明珠,珠内的景象会随凡间的季节变化,春来发芽,秋来结果。

鲁班仙师特意在宝座后面留了面土墙,上面不刷金粉,不挂字画,只种着丛从凡间移来的竹子。玉帝派人来问时,老木匠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让天帝时常看看这丛竹,便知世间万物皆有韧性,不可轻慢。”后来每当有神仙在殿上争执,这丛竹子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劝诫。

落成大典那天,三界的生灵都感应到了股祥和之气。凡间的帝王梦见自己站在座透明的殿宇里,看见玉帝的宝座上刻着“为民”二字;深海的鱼虾发现海水变得温暖,水面倒映的天宫里,仙人们正和凡人并肩劳作;昆仑墟的道童们看见灵霄宝殿的穹顶透出星光,与紫霄宫的灯火遥相呼应。

鸿钧老祖驾临时,整个宝殿突然变得通透,能看见里面的每处细节。老祖抚摸着那丛竹子,竹节上突然长出片新叶,叶面上写着:“道在瓦甓,道在刍狗。”鲁班仙师跪地叩首,抬头时发现自己的斧柄上多了行字:“匠者之心,即天地之心。”

许多年后,当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他用金箍棒打向灵霄宝殿的柱子,却发现那些龙骨竟变得柔软如棉,将棒子的力道尽数化解。打翻的金砖下钻出无数青草,缠住了他的手脚;菩提叶的穹顶落下佛光,让他想起了花果山的宁静。后来这位齐天大圣成佛后重回天宫,才明白当年那些看似普通的草木砖瓦,藏着多少先人的智慧与慈悲。

而鲁班仙师留下的那把开天斧,被挂在宝殿的角落里,斧刃上的清光渐渐融入殿宇的梁柱。每当三界有大事发生,斧柄上的龙纹就会亮起,提醒着殿内的掌权者:这座宝殿不是威严的象征,而是天地与众生的纽带,唯有心怀敬畏,方能长久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