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1万古青天一株柳

第416章 所有的战争,都是以奇合以正胜的(第3页)

这是我们的集体误判,随后必须要得到修正。”

杨志远接过了话头,“老师,实际上,这短期内,我们确实无法扭转这个局面。

我们幻想太大了,掉头不容易。

而且,我们在人们心中固有的形象便是高端、商务,要像果核一样去迎合年轻人的需求,可能会得不偿失。”

会议室里的人也赞同杨志远的意见,“是啊,董事长,追二兔不得一兔。

年轻人也会逐渐开始成熟起来的,没必要舍大求小。”

智柳有些犹豫不决,他看向了站在白板面前的郭伟,“小伟,你怎么看?”

郭伟摇摇头,“我同意大家的看法,幻想品牌去改变形象迎合‘年轻人’的做法,是极为不智的。”

说罢,他顿了顿,又继续的说了起来,“但是!请各位注意!‘幻想’不行,不代表其他品牌不行!”

赵令欢闻言,一拍桌子,面上带点兴奋,“老郭,你是说?双品牌?”

郭伟点了点头,“没错!双品牌战略!

幻想品牌代表着高端和商务,我们无需去改变它,反而我们更要强化它。

我们完全可以成立一个新的品牌,这个品牌专属于年轻人!

这样的做法其实和华国移动正在酝酿的‘动感地带’、招商银行的‘youg卡’一样,专门为大学生量身定制。”

智柳闭上眼睛,仔细思考了一会儿,“可行!但是,小伟,重新打造一个品牌不是一件轻易能够做到的事。

无论是渠道、我们自己的内部组织、设计,什么都得重新构架,按照国资的体系,没有一两年,这事完不成的。

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作为未来的发展战略。”

郭伟明白智柳话里的意思,郁闷的叹了一口气。

随着股权变分红权,国资加强对幻想的管控力度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有的时候不得不承认一点,在决策效率上,民营企业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在激烈竞争市场上,国有企业因为其决策程序的谨慎性,会错过那些稍纵即逝的战机。

智柳看着会议室里有些丧气的众人,忽地哈哈大笑起来。

一边的赵令欢眨巴站吧眼睛,他也想笑。

不是因为他想到了智柳所想的。

而是,他觉得智柳笑起来的时候,有点像是华容道上的曹操一般。

不过,瞬间,他也为自己的想法而感到好笑。

现在哪里是华容道的境地。

随即,智柳的话在会议室里响了起来,他赶紧摇了摇头,把脑子里的水给排了出去。

“我不得不承认,吴楚之的这两个阳谋,从目前来看,此时此地是无解的。

但是,我想,所有的战争,都是‘以奇合,以正胜’的。

无论阴谋还是阳谋,最后都会回到最本质的问题上来。

而对于我们和果核之间的这一场大战,问题的实质,还是在于产品的优劣。

拼设计,我们目前是拼不过他们了。

那我们就拼性价比,打价格战!”

“老师,请慎重!”

郭伟一脸不忿的站了起来,旗帜鲜明的表达着反对意见。

面对郭伟的强烈反对,智柳不以为忤,示意他说下去。

开会的目的,就是要统一思想。

在这个时候多听听其他的意见,对形成最终的共识是有好处的。

“老师,我们幻想还没有走到这一步!

靠打价格战来抢市场、争用户的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会被人认为是企业缺乏其他有效竞争优势的表现。

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价格竞争只能属于低水平的竞争,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这样便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幻想的自身形象。

而且价格竞争永远无法建立客户的忠诚度,不可能维持客户和企业的长期关系。

靠低价吸引来的客户关心的不是业务和服务,选择你的唯一理由就是价格。

这样的客户极易游离,一旦出现更低的价格就会跳槽。

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获得新客户与保持现有用户相比,前者的成本是后者的数倍,不能维持现有客户将导致企业成本猛增。

而且在持续价格战的过程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极易产生扭曲。

频繁的降价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敢轻举妄动。

消费者对价格越加敏感,生怕自己过早购买以后价格会继续下降,助长消费者‘等价格降到谷底再买进’的待购心理。

这样一来,原有的现实购买力,全部都变成了潜在的购买力。

我认为,此时的降价等于自己绐自己‘下套’,只会使我们的经营环境、行业的经营环境更加恶化。

我想,这才是吴楚之隐藏在‘渠道’和‘年轻人’这两个阳谋背后的那把刀!

倚重直销渠道,以销定产的低库存甚至零库存战略,以及他自身的板卡优势,果核足以将整个主流电脑价格拉低两个千元档。

为的就是把我们拖入到价格战里面去,彻底摧毁‘幻想’的品牌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