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1万古青天一株柳

第419章 他们现在养不起人了,我们帮他养(第3页)

 

对此,虔诚信徒林本坚激动的表示,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也是后世夷积电能留住林本坚的根本原因。

 

人都是有弱点的,或者说人活一世总有一些在意的东西。

 

当这些在意的东西被满足后,便是人生无憾。

 

也是世家门阀培养死士的不二法门。

 

开了金手指的吴楚之无非是效仿章忠谋的做法而已。

 

……

 

“我向青海总询问过,未来硬件研究院的日常支出大概上升到5500万的水平。”

 

杨燚接下来的话,让会议室里众人瞬间头都大了。

 

这个研究院一下子就将每个月的净流水吞掉了三分之一还有多。

 

吴楚之眨巴眨巴眼睛,一脸恶趣味的笑容,“大家做好心理准备,硬件研究院后面需要的资金远不只这个数。

 

而未来在吸纳华科院胡伟武团队后,这项支出保底1个亿起。”

 

对比后世华唯动辄千亿的研发支出,这真的不算什么。

 

但放在世纪初,每月一个小目标的研发费用,足以让人呼吸暂停。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空气就像凝固了一般。

 

吴楚之挑了挑眉头,暗忖着,可能这才是‘针落有声’正确场景吧。

 

林本坚,浸润式光刻之父,同时也是AsmL成就光刻机霸主的幕后功臣。

 

其以一己之力推动牵动全球半导体高阶制程最关键的浸润式微影技术,将停滞不前摩尔定律推进了六代。

 

让夷积电得以引领全球半导体业技术,与因特尔、艾比诶木大厂一较高下,

 

胡伟武,龙芯之父,自主LoogArch指令集系统和ip内核的首席设计师。

 

不管媒体再怎么贬低龙芯,但它是一颗属于华国自己的芯,不会动不动就被远程停工。

 

于是北斗上面有它,运20及其兄弟们上面有它,它活跃在国家的关键命脉上。

 

如果再加上建厂圣手的章汝京、国芯悍将梁孟松、华国光刻之父徐端颐、华国蚀刻之父尹志尧、硅谷战神徐建国、华国软件之神裘博君,自己再凑一个成长中的孔昊进去……

 

吴楚之很期待这样组合的化学反应。

 

“楚楚,这个开支是不是太大了。”

 

说话的是将吴楚之视如己出的小舅。

 

“别着急,舅舅,杨燚还没说完,他说完了我统一来讲。”

 

吴楚之拍了拍楚天舒的手,示意他安心,他还没飘。

 

杨燚苦笑了一声,继续的说了起来,“与华唯共建的海斯科研院,本月发生支出1亿元,按照持股比例,我们应分摊2000万。”

 

会议室里的众人听到这个数字,都有些麻木了。

 

有了前面果核硬件研究院每月1亿元打底,似乎海斯这2000万,也显得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而此刻的吴楚之,听到杨燚通报到海斯这个名字时,眼眶却微微的泛了红。

 

作为国家大基金的参与者,前世吴楚之的内心,其实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充满了绝望的。

 

整整五年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直到2021年下半年,才有了那么一丝的曙光。

 

那一年,华科院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研发成功。

 

那一年,龙芯华科完成了基于自主LoogArch指令系统的龙芯3C5000服务器Cpu的研制。

 

那一年,肇易创新发布首款自研drAm芯片,实现从设计、流片,到封测、验证的全面国产化,并且已经成功量产。

 

那一年,国内首条碳化硅垂直整合生产线实现投产。

 

那一年,国内krf光刻胶量产化生产线实现投产。

 

那一年,‘芯片之母’edA设计软件被华科院郭光灿团队成功研发。

 

那一年,华国开始绕过硅基芯片,在光电芯片和量子芯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

 

吴楚之低下头去,抽了抽鼻子。

 

那是怎样的一个五年?

 

一面是不知ip地址的网友的攻击和诱导舆论,认为国家大基金完全是在浪费挥霍纳税人的钱财;

 

一面是被投资企业嗷嗷待哺,科研人员日以继夜的攻坚克难。

 

投资,就一定会有失败,不是每一分钱都会获得回报。

 

起步太晚,不拿钱去砸,不拿人命去填,哪有五年后的开花结果!

 

悄悄的摸了一下眼角,吴楚之继续听着会议通报。

 

“果核软件研究院本月支出为34万,主要系人员工资。”杨燚接着汇报。

 

楚天舒笑了起来,看着孔昊戏谑的说道,“也就你那软件院还好,花小钱,办大事。”

 

孔昊阿巴阿巴两声,摸了摸脸,示意杨燚继续说下去。

 

“但是,据孔院长和人力资源部经理苏博估计,11月预计软件院开支将达到835万,主要系东欧罗巴及大毛二毛科学家搬迁到我们国家的费用。”

 

楚天舒吃了一惊,不过还是点点头,“这个钱还是应该花的,大毛二毛帮过我们国家不少,他们现在养不起人了,我们帮他养。”

 

会议室里的众人哈哈大笑起来,黎媛也被这句无耻的话气笑了。

 

看样子,只能说吴楚之的无耻也是一脉相承的。

 

到底有怎样的脸皮,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